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老师与孩子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情感--作者:梁文洁

浅谈老师与孩子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情感--作者:梁文洁

               新疆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中心幼儿园    843000

      摘要:在幼教教育工作中,老师要像妈妈一样,用一颗慈母一样的爱心,真心诚意地关爱每一个孩子。老师对孩子倾注一片真情,体贴和关心孩子,老师用爱心感染孩子,尊重和理解孩子;老师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的合作者,做到真正尊重孩子;做到真正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样,一定能和孩子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做个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呢?

关键词:老师;孩子;建立;情感

一、在教学活动中,满足孩子的需要,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要善于倾听他们的想法,为同伴间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个孩子在探索中自由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老师要参与到孩子的各种活动之中,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与肯定,寻找孩子兴趣,满足孩子的欲望。当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疑惑,需要恳求老师帮助的时候,老师一定要面带微笑,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孩子就会感到亲切。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他们很快乐。尤其在在科学活动中,老师一定要鼓励孩子自由探索、操作和实验,自己努力寻找答案。孩子一边操作,一边探索,一边交流,一边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看法,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老师一定不能否定孩子的答案,一定要耐心倾听和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因为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老师应该让孩子之间相互倾听、相互启发。当孩子的意见达成共识时,再给予赞赏和鼓励,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纪录卡上。这样既满足了孩子探求的欲望,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解除了孩子心中的疑惑。师生之间还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二、在区域活动中,倾听孩子的心声,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区域活动中,老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想法。比如:老师和孩子一起玩开医院的游戏。艾扎提把“听诊器”放在老师的肚子。关心地说:“老师你疼吗?”老师说:“有点疼,老师害怕,老师不要打针。”艾扎提笑着说:“别担心,不用害怕,一会儿就好了。”说完之后艾扎提把“听诊器”拿了出来。他对老师说:“看,没事吧,就是有点发烧。”然后他拿着小棒当做注射器给老师打针,他边做打针的动作边跟老师说:“一点都不疼,老师最勇敢了”。当他给老师打完针后就开心的笑了起来。游戏活动结束后,他特别高兴。两眼闪着快乐的光芒。在游戏活动中,艾扎提把曾经遇到的问题摆到了老师的面前,他在游戏活动中充当了医生的角色。他很自信,他也给老师透露了在扮演医生的时候,自己很紧张。从这个游戏中可以看出,老师不能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言行举止,老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应该与孩子们交流、游戏,从游戏和交流当中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才能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在游戏活动中,做孩子的朋友,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游戏活动中,老师要注重孩子的探索过程,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比如:结构游戏搭积木、角色游戏《爱心医院》《我喜欢的超市》《小兔玩具店》等。孩子们十分喜欢玩耍。老师也加入其中和孩子一起游戏。当孩子看见老师也参与了游戏,他们在搭积木时非常快乐,每完成一幅作品,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在角色游戏中很多不爱说话的孩子也学会了发言。在游戏中孩子既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相处,又与老师拉近的距离,师生间的亲密感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展现出来了。

四、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交谈,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

1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认真倾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尊重和重视他们。孩子虽然年纪很小,但他们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挫折感。老师应当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老师、同伴之间相互交谈。即便幼儿讲的事情很简单,或者已经讲了好几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倾听,要耐心地听完,并用眼睛看着孩子,告诉孩子,你们有什么委屈都可以向老师倾诉,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可以大胆叙说,和同伴玩耍,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勇敢的说出来。老师相信你们,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老师尊重和重视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自然也会喜欢老师了。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真好呀!

2、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述和想法,让孩子获得快乐发展孩子在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都喜欢说话。老师要抽空与孩子进行交谈。交谈时,老师要面带微笑。无论孩子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老师都不能急于给孩子肯定和否定,而应该多鼓励孩子想说、敢说、愿意说,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倾听与表达的能力。让孩子把老师当成他们的朋友和伙伴,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一起欢笑。让老师成为孩子的好朋友,亲密的好伙伴,这样既有利于孩子获得自主发展,快乐成长的机会,又可以让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亲情感。

3、在日常活动中,许多孩子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他们经受不起挫折。老师应该多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要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谈,多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当孩子有了点滴的进步时,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说话遇到困难时,老师要耐心的倾听,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当孩子不开心时,老师要用亲切的言语和孩子交谈,了解他为什么不开心,安慰孩子;当孩子哭闹时,老师要问问孩子为什么哭,拉拉孩子的手,摸摸孩子的头,抱一抱,安抚孩子。这样老师和孩子成了最好的朋友孩子和老师之间无比亲密,无形中孩子和老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在环境创设中,与孩子交流,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

孩子是创设主题墙的主人,孩子是创设主题墙的参与者,孩子是创设主题墙的合作者,所以在创设主题墙的环境的过程中,首先老师要让幼儿参与到主题墙的创设中,让幼儿亲自实践。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动嘴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粘一粘、贴一贴、拼一拼、做一做、摸一摸,自由合作交流,感受动手操作、开放、自由带来的快乐。其次老师要允许孩子们说、边画、边剪、边拼、边粘、边贴,边议论,边看边学。同时老师也可以鼓励孩子下座位相互比较自己与别人作品的不同之处。比如:在创设主题墙:中国节这个版面时,孩子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照片,自由结合交换观看,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图案的窗花、做出彩色的中国结,老师来回巡视给予指导和帮助,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再则,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作品,孩子在完成作品遇到困难时。老师要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提供一些必要的操作材料,以便让孩子能顺利完成主题墙的创设。最后,老师要和孩子互动,把作品共同粘贴在主题墙上。比如:在创设主题墙:中国节这个版面时,师生共同把孩子的照片和作品贴在主题墙上,一有时间就围在主题墙前面述说和回忆春节的快乐,彼此欣赏自己的作品,十分快乐和开心,述活动的开展,既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体现了孩子参与主题墙创设的乐趣。同时也建立了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总之,在工作中,老师用自己的真情去关爱孩子;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温暖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就能建立良好的亲和力,这样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孩子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孩子的理解和喜爱。一份真情,一颗爱心。让老师微笑地面对每个孩子,让老师用爱谱写一曲新篇章,温暖和帮助孩子。让老师用自己的慧眼和匠心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吧!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