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者:张家丽

浅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者:张家丽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鹤龄小学校    628309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做好课堂改革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结合学生情况,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和策略进行分析,更好的优化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兴趣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基础性学科之一,为了更好的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将被动课堂转变为主动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关键,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文字符号会转化为概念、图像、逻辑链条,学生需要将分析能力、想象力、观察能力充分调动起来,久而久之,学生多元认知能力也会随之提升[1]。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因为在阅读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可以更加主动进行阅读,从而更好的吸收文章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随之提升,也可以将学习的语文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中。在阅读一些经典文本的时候,学生可以感受文本中的节奏、情感、韵律,学生的语感也会潜移默化的提升。

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2.1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小学生年龄小,在这个年龄阶段,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可以创设趣味教学情境,通过趣味教学情境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和期待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欲望,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2]。例如,在《观潮》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视频,在课堂教学刚开始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通过壮观的景象和浪潮的轰鸣声,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目光,播放完成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类似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应该怎么精彩的描述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大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更加主动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在脑海中出现相应的画面,阅读积极性也会随之提升。

2.2引入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文章中情感,教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情节,让学生沉浸在阅读当中,阅读体验也会更好[3]。例如,在《陶罐与铁罐》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扮演文章中的陶罐和铁罐,模仿傲慢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对话,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体验角色,在扮演铁罐的时候,可以将下巴抬高,通过大声叫嚷的方式体现出铁罐的傲慢。而扮演陶罐的学生语调要更加谦逊和温和,将陶罐的形象诠释出来。学生在角色扮演完成后在阅读文章时,可以更好的投入情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3开展阅读竞赛,增强学生的阅读动力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根据语文教材内容,开展阅读竞赛,充分利用阅读竞赛将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学生可以在竞赛氛围中,阅读动力、阅读积极性也会随之提升。例如,在《将相和》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将相和为主题开展知识竞赛,竞赛内容需要涵盖文章中的生字词、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等。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知识竞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小组抢答,类似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想出了什么办法从秦王手中拿回和氏璧?学生在抢答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为了赢得分数,还会不断回顾课文细节,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4开展拓展阅读,延续学生的阅读热情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在开展课堂阅读教学的时候,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拓展更多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延伸阅读,从而延续学生的阅读热情。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教学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鲁迅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产生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鲁迅先生的《故乡》、《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学生完成拓展阅读后,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同时还可以从不同的作品中看到相似的人物形象和时代背景。通过拓展阅读,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全面,阅读兴趣也得以持续,逐渐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引入角色扮演、开展阅读竞赛、开展拓展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的阅读动力也会随之提升,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吴兆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J].试题与研究,2022,25(19):111-112.

[2]韩晓玲.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17(07):36-38.

[3]栾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35(08):73+76.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