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何影响--作者:刘喆

浅谈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何影响--作者:刘喆

       新疆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中心幼儿园           843000

摘要: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一日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交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可以让幼儿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让幼儿彼此间进行相互游戏和学习,从而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既然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能产生这么深刻的影响,那么,教师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的呢?下面就来谈一谈:

关键词:教师语言;幼儿语言;语言发展;影响
 
 一、在入园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对稳定幼儿的情绪产生的影响
  刚入园的幼儿,往往因为不熟悉新的环境,情绪不稳定。有的幼儿搂着爸爸或者妈妈的脖子不愿意下来;有的幼儿用自己的小拳头打老师,用小脚使劲踢老师。面临哭闹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糖果,用手抚摸幼儿的头,蹲下来用亲切的语言对他们说:“宝宝你的小手真香呀!你的玩具真好看!”针对打教师的幼儿,教师抱抱、亲亲幼儿,并用优美的语言对幼儿说:“你的小手、小脚真有力,老师不害怕,有气就对老师发吧!”听到教师的话,幼儿反而不打教师,破涕为笑了。面对不愿意离开爸爸、妈妈的幼儿,教师拿出小飞机、小火车、小汽车等,笑眯眯的对幼儿说:“看,教师有许多好玩具。可想和宝宝一起玩呢!”看着教师手里的玩具,幼儿松开父母的手,和教师一起玩了起来.....教师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一样的方式与幼儿交流,不但让幼儿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切可爱,也让幼儿感受到了妈妈一样的关心和爱护,渐渐幼儿就会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这样为幼儿顺利入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稳定幼儿的情绪也起到较好的效果,更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的。
  
二、在一日生活之中,教师的语言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1、幼儿入园以后,由于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面临新的教师,新的小伙伴,新的小床,新的卫生间,幼儿感到十分陌生。怎样让幼儿尽快和幼儿之间建立亲密的感情,怎样让幼儿和教师能愉快的交谈呢?要做好上述工作,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关系,要和幼儿融洽在一起。并询问幼儿喜欢什么玩具?喜欢做什么事情?同时教师还有与幼儿一起玩耍,一起游戏,让幼儿乐于和教师接触,让幼儿慢慢喜欢教师。其次,教师在一日生活之中,要细心的照顾好每一位幼儿。和幼儿一起洗手,让幼儿从自己的照片中找到自己的小毛巾、喝水的杯子,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毛巾擦手,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然后提醒幼儿放回原处。并不时地夸奖幼儿:“你的小手洗的真干净,东西摆的真整齐呀!”听到教师赞美的语言,幼儿心理美滋滋的。再则,在幼儿入睡的时候,有许多幼儿无法入睡,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安静的故事,嘴里哼着:“睡吧!睡吧!我的宝宝快快睡觉吧!”幼儿渐渐就会进入梦香之中。最后,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性格特征,鼓励幼儿彼此之间喜欢说、乐于说、敢于说。教师则及时伸出大拇指说:“小朋友,你们说的真棒呀!”上述活动的开展,教师的语言起到了示范、指导和鼓励的作用。慢慢幼儿就会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了。

2、在一日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到语言。比如:早晨,幼儿入园见到教师,就会大声地说:“老师好!”听到幼儿的声音,如果教师也及时回应:“小朋友好”,那么幼儿一天都会沉浸在喜悦之中,如果教师因为忙于做其他的事情,忽略了幼儿的问候,没有及时回答幼儿,幼儿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再比如: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想请教师给予公平的处理,可是教师因为却用冷漠的态度说:“老师没有时间处理你们的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听到教师的回答,幼儿心灰意冷。以后在遇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幼儿干脆不去找老师了。教师面临幼儿出现的问题不管不问,扼杀了幼儿说话的机会,从而严重的影响的幼儿的语言发展。反之,教师不管多忙,都停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听幼儿讲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做的对的地方,给予表扬,做的错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法。由于幼儿的问题圆满得到了解决,心里十分高兴。从此,幼儿之间也变得越来越喜欢说话和交流了。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态度对幼儿语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日常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认知作用产生的影响

首先教师的语言对规范幼儿的语言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刘敏不小心踩到了马刚的小脚,教师立即问刘敏:“你应该对马刚说什么呢?”刘敏想了想说:“对不起!”接着教师又转向马刚对他说:“你应该怎么说呢?”“没关系。”听到二位幼儿的对话,教师伸出大拇指夸奖了她们。这样既让幼儿懂了使用礼貌文明的语言,又促进了幼儿的语言交流。其次,教师能纠正幼儿使用语言中的错误。比如:张倩对教师说:“妈妈说我们明天去了外婆家。”教师用重复幼儿的话说:“哦,你是说你和妈妈明天要到外婆家呀!”这样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了说话要正确,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愿。再则,教师的语言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表扬做的好的幼儿,并夸奖幼儿:“棒!棒!棒!你真棒!我给你发一个笑脸贴贴哦!”幼儿把贴贴粘在额头上,脸上充满了幸福的微笑。回到家里,幼儿就模仿教师的模样,和妈妈玩“上课”的游戏。幼儿扮演“教师”的角色,妈妈扮演“幼儿”的角色。当“幼儿”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时,“老师”给“幼儿”发了一朵小红花,还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呀!”从“教师”和“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学习语言,不是被动的,而是在无意间自然获得的。可见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认知作用产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呀!

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教师的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解决幼儿面临的学习问题,让幼儿获得新的学习经验。比如:在学完诗歌《春风》之后,教师带大班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的景色。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请幼儿想一想:“春天来了,哪些东西变绿了?哪些东西变红了?哪些小动物又出来活动了?”随后教师有目的地请幼儿根据刚刚观察到的情景,回忆一下诗歌中的内容,并利用这些经验,仿编诗歌内容。结果,幼儿编出了“春风吹绿了小草,春风吹红了桃花,春风吹来了蜜蜂,春风吹醒了乌龟”之类的诗句。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既观察了春天的景色,获得了对春天的新认识,又学会了仿编诗歌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用自然、亲切,抑扬顿挫的声音给幼儿讲故事。比如:在语言《小兔乖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唱歌。当妈妈拔萝卜回家时,教师面带笑容,模仿兔妈妈用甜蜜的歌声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随后教师模仿小兔子,用动听的声音唱:“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我把门儿开”。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又模仿大灰狼,撅着嘴巴用粗哑的声音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这时教师面带着严厉的表情,再次模仿小兔唱:“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了,谁来也不开!”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受到教师的情绪感染,也跟着教师一起唱歌。这样幼儿不但学会了唱歌,而且掌握了故事内容,同时对语言的发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教师用爱心、耐心、细心真诚的对待每个幼儿,不但会使幼儿感到平等,得到尊重,树立信心,而且能让幼儿从老师的语言中懂得幼儿园的活动规则,学会按照老师的指令参与活动与游戏。这样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而且能对幼儿终身学习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