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关寨镇第一小学 553400 【摘要】本文主要聚焦于探究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在文章中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基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来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精准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内容,多设计一些启发性、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属于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将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到语文课堂提问中,通过优化课堂提问策略,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更好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1.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1课堂问题缺乏深度和启发性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设计的问题以简单的封闭问题为主,这类问题几乎不需要思考,也难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兴趣和积极选性,学生习惯性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1]。除此之外,部分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时,问题之间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导致学生难以从简单认知顺利过渡到对深层道理的理解,无法有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1.2课堂提问方式单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大多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普遍不高,课堂互动性也不强。同时,部分教师往往缺乏追问技巧,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时,教师可能直接给出答案,而不是通过追问促使学生完善答案,学生难以深入思考。 1.3问题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符合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普遍不高,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设计的问题难度较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也有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导致学生求知欲难以被满足。除此之外,很多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提问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 2.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2.1设计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问题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启发性和层次性是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还需要设计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的额问题[2]。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计问题“周瑜为什么要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文章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在学生对文章有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可以结合提问“诸葛亮是怎样答应周瑜的要求的,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通过进一步的体温可以让学生关注诸葛丽的心理活动和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与人物进行情感共鸣,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提问“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能看出诸葛亮、周瑜、曹操分别是怎样的人?”引导学生通过对整个事件的分析,总结人物形象特点。除了设计层次性问题之外,还需要多设计开放性问题,例如在《坐井观天》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通过开放性问题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突破思维定式,激发创造性思维。 2.2运用多样化课堂提问方式 单一的提问方式会让课堂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还需要引入多样化课堂提问方式[3]。例如,在《司马光》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司马光是怎么救人的?”当学生回答了司马光救人方式之后,可以接着追问“司马光为什么会想到用砸缸的方法救人,而不是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跑去喊大人?”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也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和沉着冷静,深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再比如,在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提问,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班上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然后每个小组围绕课堂问题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且尝试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碰撞思维火花,增强学生思维嫩里和自主学习能力。 2.3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提问 但课堂问题与学生实际多解的时候,很容易影响课堂提问的效果。因此,基于思维能力培养,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问题。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中,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问题“小兴安岭在哪个季节树木的颜色最鲜艳?”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找到答案,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顺序和技巧,类似“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之间有什么联系?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问题的深度,类似“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之间有什么联系?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通过分层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运用多样化课堂提问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提问等方式更好的做好课堂提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维娅.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5,11(05):56-58. [2]康玲娟.指向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23(13):45-47. [3]张旭.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与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1,14(1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