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析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作者:王俊霞

浅析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作者:王俊霞

   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小学校附属幼儿园    628306

【摘要】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开端,对于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探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旨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文明礼仪教育

自古以来,中国就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对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一直备受重视。其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美德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而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幼儿时期无疑是个体性格形成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有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幼儿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1.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更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通过文明礼仪教育,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通过文明礼仪教育,教师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其次,文明礼仪教育在幼儿社交意识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文明礼仪教育,幼儿能够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和交往技巧,从而提升其社交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此外,文明礼仪教育还有助于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育环境。教师通过引导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方式,可以共同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一个系统的教育模式,保证幼儿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2.渗透文明礼仪教育的教学策略

2.1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生活环节

实际生活是幼儿获取知识技能最直接的载体,也是塑造其人格特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环境。其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中,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将文明礼仪教育积极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如通过入园问好、用餐礼仪、睡前道晚安等方式,引导幼儿反复实践,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一些情境,如模拟餐厅、医院、超市等生活场景,随后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并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学习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文明礼仪,从而提升文明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区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让幼儿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亲身实践文明礼仪,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等,从而促进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2.2构建礼仪学习课程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构建一个常态化的礼仪学习课程,将文明礼仪教育切实贯穿到幼儿的学习全过程,从而为幼儿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礼仪课程。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故事,引导他们初步了解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幼儿,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更加具体、实用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礼仪的实际应用。例如,对于年纪较小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演绎的方式讲解文明用语的重要性,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并让他们学习如何正确与人握手、如何优雅地坐下、如何谦逊地接受表扬等基本社交礼仪;而对于年纪较大的幼儿,教师则可以设置一个餐厅场景,让幼儿模拟点餐、等待、进餐、餐后收拾等环节,从而教育幼儿尊重食物、遵守秩序、礼貌待人接物的道理。

2.3利用绘本教育资源

绘本作为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幼儿娱乐消遣的工具,更是幼儿学习成长的宝贵财富。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绘本这一教育资源,挖掘其中的故事情节,创设出多种文明礼仪教学情境。通过绘本中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趣味学习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并掌握文明礼仪知识,比如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3]。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各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更可以在幼儿心中种下文明的种子,让幼儿从小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幼儿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生动讲述孔融让梨这一经典故事,将谦让和分享的美德深深植根于幼儿心中,使他们受到情感的感染和道德的启迪。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用丰富的语言和表情来描绘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互动问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更加懂得礼貌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和社交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幼儿教师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促进其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共同打造协同教育模式,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韩若伊,曾彬.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追问行为的观察研究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37 (04): 48-58.

[2]高玉洁.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原创绘本应用的困境及策略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 31(07): 108-112.

[3]李乐乐. 融传统节日文化于幼儿园德育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J]. 中国民族博览, 2023, 17(06): 137-139.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