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第三小学校 133700 摘 要:以美育人是新时期的教育主旋律。针对小学语文课堂缺少美育这一问题,结合语文课堂的美育价值,文章提出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的设想,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抓住教学中迸发的美,激活师生间灵动的美,让多元美充盈着语文课堂,切实展现语文学科的韵味,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课堂;构建策略 美育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下的美育教学实践活动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多样的方式、多元的手段展现多姿多彩的美育资源,生成多样的活动,促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审美感知能力、思维想象能力,丰富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久而久之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美育功能,亟待语文教师构建美育课堂。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忽视语文课堂的美育价值,将美育从语文课堂上剥离开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改变此现状,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了解小学语文美育课堂构建价值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策略着力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 一、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的价值 1. 展现语文学科的韵味 (1)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利用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民族思想、民族精神、民族感情等人文内涵帮助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促使学生丰盈精神世界。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可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例如,在阅读名家名篇时,学生可以依据语言文字描绘的具体场景,感受其中的深刻意境,自然而然地感受祖国河山之美,品味英雄人物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质,由此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展现语文学科的美感。 语文学科中蕴含的美可谓多姿多彩,如语言之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等。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可以展现语文学科的美感。例如,语文教材课文中的语言大都生动活泼。 2.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1)点燃学生的审美欲望。 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创造源于强烈的审美欲望。审美欲望是形成审美心理的基础。学生在产生审美欲望后,会积极地体验多种多样的审美活动,顺其自然地发展审美能力。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2)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审美感受力是学生在体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力,是感受万事万物之美的能力。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便于学生获得体验审美活动的机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其审美感受力。 (3)增强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遵循美的规则创造新形象的能力。美无处不在。有些美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较强。在小学语文美育课堂上,他们可以获得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机会,使用不同的方式创造出美的形象,增强审美创造力。 二、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的策略 1.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 教材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依据,构建美育课堂离不开语文教材。教师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审视教材,从不同内容中挖掘美,夯实构建美育课堂的基础。 (1)挖掘插图中蕴含的美。 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美性和趣味性,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文本中的美。尤其,课文中的一些插图可以展现出文字语言无法表达出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处世之美等。凡是教材插图所能表现的,都是教师构建美育课堂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插图中的美。 (2)挖掘细节中蕴含的美。 文本细节是文本内容的重要构成,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切入点。美好情感犹如涓涓细流一般,流淌进学生心中,滋养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建构积极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细节中蕴含的美。 2. 抓住教学中迸发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不同的教学环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所挖掘的美,应用恰当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无声无息地渗透美育,使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过程中接受多样美的熏陶。 (1)在课堂导入环节渗透美。 导入环节是构建美育课堂的第一步,是学生初步感知美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直观、形象的美育内容,吸引学生的目光。尤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美的熏陶,了解教学内容,由此进入美育课堂,为深度感受美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课堂讲解环节渗透美。 课堂讲解是构建美育课堂的关键一步,也是学生品读文本细节的环节。在此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地品味文本细节,由浅入深地感受其中的美,建立深刻的阅读认知,发展审美能力。对此,教师要以文本细节为切入点,使用恰当的方式渗透美。 (3)在课堂练习环节渗透美。 课堂练习环节是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的第三步,是学生深入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的环节。在美育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体验多种多样的活动,认知了学习内容,受到了多样美的熏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所渗透的美,设计练习题或直接使用教材中的练习题,生成随堂练习活动,继续渗透美。 3. 激活师生间灵动的美 美育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在此场所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所挖掘的美,应用美的语言、美的图画、美的视频等,引导学生品析文本中的美,由此激活师生之间灵动的美,使得整个课堂充盈着浓浓的美,提高美育课堂的构建效果。 总之,有效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可以在展现语文学科韵味的同时,使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内容,发展审美能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以美育人的意识,着力构建美育课堂。在构建美育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插图、文本中的细节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挖掘不同的美。以课堂教学过程为落脚点,结合教学内容和挖掘出的美,运用多样方式渗透美。教师尤其要积极地与学生互动,激活师生之间灵动的美,如此,使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肖雅. 构建小学语文美育课堂的思考[J]. 小学生(上旬刊),2022(10):55-57. [2]纪婧,杨娜. 小学语文自主课堂美育教学案例与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中旬刊),2022(6):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