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县实验学校 6283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压力,更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需要进行相应的重构,以适应新的教育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构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构 在“双减”政策——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当前教育生态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深远布局。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其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重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双减背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的重要学习科目之一,出现了极大地改变。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字词讲解和机械化的教学流程,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导向和主动学习。通过引入更多生活化和趣味化的元素,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以及通过情境演绎等方式,教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双减”政策也推动了小学语文作业的多元化和层次化设计。传统的作业形式往往单一,且侧重于知识点的重复练习。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不仅能达到减负要求,还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进步[1]。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构策略 2.1树立教学理念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刻反思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摒弃机械重复的作业形式,增加更多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强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例如,在学习拼音的时候,教师应摈弃传统的抄写作业,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拼音闯关游戏,让学生通过听音辨词、看图选词、连线搭配等方式,提高对拼音的认知和拼读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拼音书写关卡,让学生通过实际书写练习,提高对拼音的书写能力和对汉字的认知能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还能在团队合作中锻炼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2.2优化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降低教学质量或降低对学生的要求。相反,为了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更加注重作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增加探究性和实践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也应减少机械性的抄写和练习,避免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作业中消磨时间和精力[3]。例如,在学习《赠汪伦》的时候,教师可以放弃传统抄写诗词的作业手段,转而设计一个“古诗中的友谊”探究项目,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撰写小论文或者制作手抄报等方式,展现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3实施主题化教学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双减背景下,主题化教学成为了实现知识纵向联系的有效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科间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更有效地实施主题化教学,教师可以采用集中型主题化教学和长效型主题化教学两种方式,即通过短期内密集的活动安排以及长时间的系列活动和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某一主题的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寓言两则》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采用集中型主题化教学方式,通过寓言故事引出主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多篇寓言故事,从中提炼出共同寓意,进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维能力。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改编、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寓言内涵,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4注重单元整体备课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材中的内容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独特的教学主题和目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还需要特别注重单元整体备课,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加强单元内各文本之间的联系,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神话单元时,教师不仅需要深入解析每个神话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随后,教师可以通过跨文本对比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神话背后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特点以及历史背景,从而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3.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作业设计,实施主题化教学,注重单元整体备课等有效策略,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段莉莉. 小学语文课堂中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 [J]. 亚太教育, 2024, 51(23): 115-117. [2]王斌,魏琴.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J]. 教育观察, 2024, 13 (32): 27-29+36. [3]桑小维.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J]. 华夏教师, 2024,37 (28): 7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