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实验小学校 133700 摘 要:美术作业是发挥学生综合美术能力的渠道,为美术教学的调整与优化提供依据,教师应重视美术作业,并深入探究美术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通过丰富作业内容、拓展作业形式、创新作业评价的手段,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通常会忽视美术作业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学生完成即可,这便失去了借助作业提高教学效果的机会。只有教师足够重视美术作业,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地去完成,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提升美术素养。 一、丰富作业内容,启发美术灵感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题,布置绘画作业,内容单一,缺乏灵活性,致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小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受到美术作业内容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展示美术资源、丰富作业内容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其对美术学习的渴望。 (一)创设生活情境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的诸多灵感也都从生活中涌现。在固化的美术课堂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将生活与美术学科分割,认为美术与生活的关联并不密切,陷入思维误区。故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引导其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进一步扩大创作空间,并形成良好的创作习惯,使之呈交的美术作业更为生动、形象。 在教学《天然的纹理》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以“生活中的纹理”为基础,将物品的纹理进行拓印,并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学生表示找不到生活中的纹理,教师便引导其想象着自己走入一片森林,周围有树木、花卉、小木屋等物体,用手触摸会是什么感觉。学生描述自己所想象的触感,木屋的木板是粗糙的,有点刺手,而落叶摸起来很干枯,有“咔啦”的声音等。教师解释这是因为物体上具有纹路,将这些物体收集起来进行拓印,即可完成作业。学生从中获得灵感,选取生活中各式物品进行创作,获得了良好的作业评价。 (二)展示美术资源 在资源匮乏、学生难以独自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教师要完善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支撑学生完成美术作业。通过展示大量优秀的美术资源,使学生迸发灵感,产生创作的欲望,并在之后的美术作业中有更好的表现。 在进行《星空的联想》一课教学中,教师安排了以“宇宙”为主题的蜡笔画创作。但学生只在教材中看到过宇宙的图片,因此无从下笔,更谈不上创作。为增强学生对宇宙的认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宇宙探索的纪录片、视频片段,并科普宇宙及航天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宇宙中各大行星的形态及航空火箭的构造等,助力学生拓展知识面,奠定创作基础,使其涌现出创作灵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即可实现奇特的美术效果。 二、拓展作业形式,掌握美术技巧 美术作业的实施形式也是关键,传统的美术课堂作业中,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作品,但小学生只有通过完整的美术技巧训练,才能奠定其牢固的美术基础。教师应拓展美术作业形式,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作业中逐渐完成美术知识的建构。教师可通过组织团队合作、鼓励自主创作等手段,拓展美术作业的形式,训练学生的美术技巧。 (一)组织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要求学生彼此分工、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以此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还能让学生互相汲取优点,实现共同进步。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团队合作,加上其对美术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造成独立完成的作业质量不高。因此,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美术作业,教师应适当安排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并纠正学生错误的美术技巧,以免其陷入创作误区。 开展《美术小记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布置了团队作业,让学生自由组队,选择2人作为自己的伙伴,一起进行主题采访。每个团队有3名成员,分别承担写采访稿并实施采访、绘画并配文、摄影并修图的工作。团队成员在校园内随机采访,并做好文字与摄影记录,之后一起制作一张小报,总结采访结果。采访完成后,教师将各团队的小报在班级内部展示,同时,团队成员对采访结果进行说明。这次的实践作业锻炼了学生的摄影、绘画等综合能力,取得了高效率的作业进展,使每位成员都得到了实质性进步,并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鼓励自主创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不限制材料、工具、题材等,在真正意义上为学生创造自主创作的条件,使学生有机会进行更多美术技巧的尝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美术创作方法。 在教学《快乐的回忆》一课时,教师不再进行常规的讲授教学,而是直接让学生回忆印象深刻的事情,并完成课堂作业的自主创作,课堂随即陷入安静的状态,学生使用不同的画笔、材料进行创作,有的画出了记忆中的场景,有的制作出了充满回忆的手工艺品,还有的将回忆画成四格漫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创作情景,学生的自主创作大获成功。由此可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安静的创作环境,学生才能没有顾虑地做出最为大胆的尝试,由此,拓宽了学生的创作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同时美术教学成果也获得了极大进展。 三、创新作业评价,挖掘美术潜力 课标要求美术教师要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利,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以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在作业评价中获得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美术潜力。对于学生的美术作业,教师应落实作业讲评、增加评价视角、设置反馈渠道,使学生从评价中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在美术中的不足,认可自身在美术上的优势,摆正自身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美术作业评价,实现美术潜力的突破。 (一)落实作业讲评 教师应积极落实作业讲评机制,在美术作业的评价中加入评语,或者在课堂中进行作业指导,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现存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让学生从一次次的美术作业中汲取经验,不断提升美术素养,得到切实的成长。 在完成《美丽的花》教学后,为了夯实学生的美术技巧,教师安排学生选取各自喜欢的花卉进行临摹。拿到学生提交的作业后,教师在每幅画的背面都附上一张便利贴,写上作业的等级以及评定依据,例如“线条模糊不清,看起来比较敷衍”“颜色选择失误,对比度过高”等。教师在课堂上下发作业,学生上台领取时,教师再针对作品的细节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不足,促使其及时改正错误、完善技法,还能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避免敷衍了事,达到了作业讲评的目的。 (二)增加评价视角 美术的审美会受到主观影响,教师应该将单一的评价视角转为多视角评价,让其他学生也参与到美术作业评价之中,增加评价视角,以减少主观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评价更为客观、全面,同时,也能挖掘学生的美术潜力,助力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以“我设计的自行车”为主题安排了课后作业。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理想中的自行车进行设计,并将设计稿带到课堂中。考虑到设计稿偏向主观,且教师自身与学生的喜好存在较大差异,于是教师将所有设计稿导入多媒体课件,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评价。在展示设计稿时,教师先邀请作者进行讲述,介绍自行车的设计理念、功能、具体的使用方法,其他学生再举手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对某些设计稿的评价并不高,但学生却觉得很“炫酷”,而教师喜欢一些比较美观的自行车作品,但学生认为功能的多样性才是关键,只看表面形态过于肤浅等现象,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地参与其中。通过全体评价,学生获得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增加评价视角,弥补自身评价的主观性,师生双方都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提升了美术作业评价的实质效用。 教师提高对美术作业的重视度,持续对美术作业设计的方法进行优化,充分发挥美术作业对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提升作用,激发了学生对美术作业的兴趣。教师根据美术作业的实际完成情况,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更有趣味的美术教学,为学生未来的美术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强 颖.“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作业设计优化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Z2):97~98. [2]刘 忠.“双减”背景下美术“欣赏·评述”单元作业设计的探究[J].新教师,2023,(08):48~49. [3]金 波.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美术作业的设计原则与智慧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23,(17):177~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