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谈谈教师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作者:武菊红

谈谈教师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作者:武菊红

    新疆阿克苏市第二幼儿园    843000

 

摘要:在教育教学、区域活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幼儿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对生活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那么,如何巧妙地利用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作用呢?在工作和实践活动中,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来谈一谈具体做法:

关键词:教育教学;区域;生活环节;有效作用;教育资源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1、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社会教育资源。比如:幼儿在来园见到教师时,主动说:“老师,您好!”在离园时主动说:“老师,再见!”。这样,能让幼儿懂得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是对教师的尊敬。在自由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在平时的值日生工作以及“五一”劳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同伴之间要学会分工与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验劳动的快乐,分享节日的快乐。在“开超市”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假人民币,让幼儿扮演“销售员”与“顾客”,彼此间进行交流。这样,幼儿既认识人民币,又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运算,还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教育资源的良好作用。

2、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指导幼儿的最直接方式,也是幼儿表达需要的主要工具。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做正确的语言示范,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语言规则,鼓励幼儿用规范的语言与同伴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得到不断提高。教师也可以运用儿歌、故事等形式来指导幼儿的行为,以便帮助幼儿理解儿歌、故事的含义,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指导幼儿学习词汇。比如:在幼儿进餐时,教师指导幼儿学习描述进餐状态的词汇。比如:狼吞虎咽、细嚼慢咽、心不在焉等形容词;在幼儿吃午点环节中,让幼儿理解掌握描述食物的颜色、口味的词汇。比如:红艳艳、甜滋滋、酸溜溜、又香又脆等;在排队和整理的环节中,通过实践理解掌握形容词。比如:整整齐齐、乱七八糟、歪歪扭扭等等。3—6岁是幼儿语言的学习的最佳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充分利用语言课堂教学和一日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愿意说、喜欢说、敢于说,让每个幼儿的语言发展在不同水平上得到不断的提高。

3、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要做到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艺术美,帮助幼儿提高艺术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其次,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生活中蕴涵的艺术之美。比如:幼儿在吃水果时,引导幼儿发现、欣赏蔬菜、水果的颜色、线条、造型之美;在整理衣物、床铺、玩具和图书时引导幼儿发现整洁、规律之美等等。教师还可通过各种方式适时地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拓展幼儿的艺术想象空间。比如:在吃点心、水果时,引导幼儿展开“吃一口、像什么”的想象活动;在午睡前,引导幼儿将鞋子放在一起,摆一摆,想一想、想象各种图案。再则教师可以统筹安排幼儿生活,努力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让幼儿动手操作,以此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教师在“元宵节”时,组织幼儿包汤圆,“三八”制作小红花,送给妈妈。“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教师节”做贺卡,送给教师。“冬至”包饺子。“元旦”制作小礼物,悬挂在教室。这样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既让幼儿了解了中国的传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又使幼儿的生活活动与社会活动有机整合起来了。

二、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在幼儿园的传统区域活动中,一般教师都是把区域固定地划分为表演区、音乐区、益智区、语言区、认知区、美工区、积木区、娃娃家等,这些区域简单,幼儿容易操作,这些传统的区域,不但空间开放程度不够,而且活动空间也很少,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实施共享区域,充分利用班与班相邻的空间,这样就可以拓展空间,让空间变得不再拥挤,让幼儿在全园或者某些班级设置的宽敞区域中,愉快地游戏。教师也可以有效组织幼儿积进行共享区域活动。比如:幼儿在室外场地上玩大型体育器械、玩沙、玩水,充分利用户外、走廊、大厅的空间资源等公共区域进行游戏活动,可以共享户外环境资源。在安全的环境中,幼儿不再是单调地局限在室内分割的区域里游戏,而是在室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不受时间和材料的限制,在任意一个区域里游戏,教师随时观察与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这种公共空间的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还能节省资源,又助于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效果还是不错的。

三、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在一日饮食、入厕、喝水、睡觉等各个生活环节中,几乎都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比如:在早晨入园时,教师教育幼儿把衣服叠好放整齐。在幼儿进餐环节中,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蔬菜的名称、营养价值,向幼儿介绍各种食物、蔬菜,指导幼儿对食物进行分类,认识蔬菜的食用根、茎、叶,了解和学习合理的搭配膳食及制作方法;在幼儿分发餐具时,让值日生练习操作点数、比多少。同时鼓励幼儿吃饭不挑食,不剩饭,要珍惜和节约粮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等等。饭后提醒值日生将餐具收拾好,放入盥洗的池子里,把桌子擦干净,椅子摆放整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洗手环节的实践中,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作用及节约用水的意义等;教育幼儿学会轮流和等待,懂得相互谦让。并播放《洗洗小手真干净》,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自觉地排好队,按照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在喝水的环节中,教师不限制幼儿喝水的时间和次数,鼓励幼儿多喝水,这样有利于身心健康地发展。入厕时,教师把男孩和女孩分成二组,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性别、建立性别意识。做值日生时,让幼儿戴上红袖章的标志,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在午睡环节中,教育幼儿睡觉前把衣服脱下来叠好,把鞋子、衣服摆放整齐,上床不吵不闹,不蒙头睡觉,不蹬被子,并播放《摇篮曲》,这样能使幼儿安静入睡。起床学习整理床铺,每月协助教师晒一次被褥。在离园时间,教育幼儿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在院子里安静地等待父母来接。春天来了,幼儿带上小铲子,到花园中锄草、施肥,给小树苗浇水。在“五一”劳动节的活动中,组织幼儿擦桌子和椅子,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教师利用一日生活环节中的教育资源,既培养了幼儿做事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又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能有效避免生活环节的生硬枯燥的练习,为幼儿生活活动起到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

总之,在教育教学、区域活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作用。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从而使幼儿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