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642300 摘要:本文从混合教学的角度分析中职车工工艺课程的教学现状,阐述混合教学模式在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提出构建适用于中职车工工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即课前任务学习、课中任务实施和课后总结提升。 关键词:车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混合式教学 中职学校以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像车工工艺一般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涵实践技能的课程很多,教师要明确此类课程的特殊性,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当前,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但大部分中职学校采用传统教法展开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在这种情况下,其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缺乏衔接性,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结,导致他们理解相关知识点或实践操作技巧十分不利。通常来说,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进度差异,这种不平行性是导致教学质量与效率无法提升的关键,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无法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思路,使目标人才培养受阻。而混合式教学是线上与线下教学方法混合的立体化教学方式,基于教学模式融合实现方法优势结合,为更加深入、高效和快速地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目前,中职车工工艺课程主要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随着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许多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方法也被运用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为实现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条件,让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学变得切实可行。从现实角度来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而满足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学的现实需求,所以在人才培养环节推进混合式教学切实可行。 一、构建适用于中职车工工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出发完成了“扩容”,教师与学生不再需要面对面,教与学也无需保持时空一致性。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学,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特殊优势,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为打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格局提供保障。同时,为了提高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学质量,中职教师应结合实际需求与教学要求,构建适用于中职车工工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此时必须关注理实一体化、时空无局限和全过程评价。 (一)课前任务学习阶段 此阶段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微课教学法、信息资源平台辅助法等,为中职生提供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使他们能回顾、复习已掌握内容,主动预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关的学案,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相互在学习平台上讨论相关的知识点,并将疑难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则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课堂教学方案。 1.自主学习。在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布动画视频导入问题,学生在观看动画视频后产生兴趣并引发思考。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行观看教师发布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相关微课视频和PPT,在储备一定的知识后,完成相应的学案。 2.协作学习。在自主完成学案的过程中,围绕相关任务驱动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中的讨论模块,分小组通过讨论对自主学习阶段获得的知识内化后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则通过查看学生的讨论情况,挖掘学生讨论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和调整,为师生双方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此阶段要求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和完成相关练习,进而获得相关概念、原理、应用等知识,达到阶段学习目标,通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结合线上获取的知识,具备分析问题、评价判断、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知识。 (二)课中任务实施阶段 此阶段则需要教师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将具体的实训任务作为载体,进行知识梳理、重点讲解、难点攻克、知识巩固和技能训练;此时的工作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理实一体化。 1.自主学习任务汇报。通过课前的任务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面对面的课堂中,教师让各小组对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将前一阶段的自主学习过程、协作过程、小组讨论结果一一向同学和老师展示,积极地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 2.突破重难点。首先,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展示,针对各个小组反馈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其次,教师围绕问题,给学生分析新知的重难点,组织各小组积极开展探究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对本次任务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引导、点拨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此阶段,教师通过课前学生线上自我学习情况和完成学案的情况,结合课中各小组的成果展示,了解學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方向以及理解的深浅程度,然后在课堂上做出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攻克重难点,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获得的理论知识,结合教师的演示示范,以协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实训操作,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三)课后总结提升阶段 此阶段,教师必须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实践机会,为他们提供理论知识讲解、实践技能练习、课程知识内化的渠道,使中职生可以切实掌握课本内容,引导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拓展练习,从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适用于中职车工工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了线上资源、丰富了线下活动,关注过程性评价,在每个阶段都必须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保证二者进度一致、紧密关联;教师从每一个环节出发,完成细节把控和过程性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依据分析该模式的适用性、科学性,为优化模式、调整方法提供支持。对此,笔者还构建了与该教学模式相配套的评价体系。 二、教学实践案例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中职教师应该基于交互性、协作性、开放性原则开展车工工艺课程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学流程设计的流畅性,保证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本文以“外圆的车削”这一知识点为例,论述中职车工工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要点。 (一)课前准备 在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学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对教师而言,课前准备的重点在于教学设计;对学生来说,课前准备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获取。此时,教师必须全面梳理课本中有关于“外圆的车削”这一知识点的所有理论与实践内容,为开展理实一体化的系统性混合式教学提供保障。比如,从理实一体化角度出发,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框架和知识点教学流程,选定各阶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编制预习材料,准备课前视频或文档—完成师生互动,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则需要配合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二)课堂教学 按照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职车工工艺课程在课中的教学是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这就离不开传统的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活动内容和评价手段,与学生默契配合。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学习任务的准备,所以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汇报和课前平台讨论区的反馈情况,对“外圆的车削”这一内容设计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对顺利完成“外圆车削”这一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结合微课及操作视频,直观地突破重难点,展示实践操作技巧;在此环节,还必须为中职生预留充足的思考、讨论空间,以便切实增强他们的自主性,体现其主体地位。 (三)课后复习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中职车工工艺课程中“外圆的车削”这一知识点教学的课后阶段应该以知识的巩固和实践的总结为重点。此时,中职教师需要基于课堂教学成效,制订科学的复习指导方案,通过科学的引导和辅助,让中职生在知识点理解方面得到二次提升。 三、教学评价及效果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是一项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工作。教师需要在预习测试、课堂测验和作业完成情况中抽取信息,获得完整而真实的教学反馈,为准确开展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做好准备。在实践中,教学评价应该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模式,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完成相互评价和自评,得到完整的评价信息。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学科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预习、教学、复习阶段的各类测试结果、教学报告、阶段性与期末考试成绩、实操测评表为支撑,实现教学评价量化管理,获得完整、真实、准确的教学评价。在教学效果方面,教师可以从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绩对比、实操考核成果对比着手分析教学效果。在中职车工工艺课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金属切削教学效果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以实操考核指标为例对比教学效果不难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更高。 综上所述,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学后,理论与实践知识难点的教学难度下降,学生主动学习几率以及学习效果得以提升。对中职车工工艺课程教师来说,应具备先进技术和方法,打造多渠道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理实一体化学习机制,可切实增强课程教学质效,对推进人才全面发展、增强课程实用价值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邱加贵.基于理实混合模式的中职电工实训教学策略探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4). [2]姜玉哉.情境教学法在《车工工艺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3]王胜和.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