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第三小学校 133700 摘要: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双减”背景对小学德育实践路径进行了探析,通过“强化自身德育意识,增加德育实践;活用德育元素,关联学科教学;建立家校合作,丰富育人形式”的策略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质量,全面推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德育;道德品质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探析小学德育实践路径,推动小学德育体系的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学校和教师必须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要求,构建高质量的育人路径,创新小学德育工作模式,实现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和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视不足,德育工作实施力度、深度不够,学校开展的德育实践较少,而且活动内容往往也不丰富,学生难以将德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二是学校德育教育多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为主,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联性不高,形式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德育教学的整体统筹规划,更无法使学生获得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提升;三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尚未形成成熟的家校合作共育体系,家长在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过程中参与较少,不利于德育工作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深入贯彻落实。 二、小学德育实践的路径 1. 强化德育意识,增加德育实践 “双减”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强化自身德育意识,重视德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融合渗透。传统的德育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但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有限,难以将德育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应用于生活中。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德育精神,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以“社会关怀”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和福利院,对老人和儿童进行关心、慰问。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为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陪伴老人聊天、散步,帮助老人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为福利院的儿童捐赠衣物,与儿童一同游戏、玩耍等。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关怀弱势群体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道德素养。 2. 活用德育元素,关联学科教学 开展德育教育,应当将抽象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连接,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德育教育涉及的学科知识较为广泛,所以学校应当鼓励各学科教师积极找寻适合的切入点,深度挖掘并灵活利用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建立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联系,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构建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实践路径。 例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道德观念和道德典故等德育元素,深化学生对道德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共同理解与掌握,使学生能够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思维中求知、求真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思维探究习惯,激发学生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科学求真等良好的道德精神;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体育精神中自强不息的德育元素,通过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和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活用德育元素,可以让学生在全方位的德育渗透中获得道德品质的不断完善与提升。 3. 建立家校合作,丰富育人形式 开展小学德育实践时,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体系,丰富德育工作的育人形式。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借由学生家长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使德育工作延伸至学校教学之外。通过学校与家庭衔接,打造连续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道德行为,有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高质量育人的目标。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亲子德育活动,要求学生与家长“互换身份”,模拟一日内的日常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家长除了必要的看护和指导外,不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干涉,由孩子独立完成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刷碗等家庭事务。通过“身份互换”的亲子德育活动,使学生直面日常生活的琐碎,让学生真实体会到父母工作之余照顾家庭的辛苦,培养学生关心、体谅父母的孝顺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劳动的意识。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下对“互换身份”这一活动过程的思考与感悟,并给予适当的道德引导,以此构建完整的家校合作德育体系,深化德育工作效果。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探析小学德育实践路径,有利于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针对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德育意识、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建立德育与学校教学、家庭教育的联系等方式,全面落实小学德育工作,有效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代波.“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德育路径探究[J].求知导刊,2022(7). [2]李欣怡. 浅谈“雙减”背景下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 成才,202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