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642300 摘 要:职业教育具有“实用性、专业性强”的特点,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当前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中,受到传统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制约,致使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低下,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形势;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最终更好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基于计算机这一专业的特点,职业院校在培养新型人才的时候,应立足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多方努力,在强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一、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但是在当前职业计算机教学中,人才培养目标依然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将计算机人才培养重点放到基础知识,忽视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难以满足新时代下的人才需求。 (二)计算机教学内容并未体现专业型特色 计算机教学课程是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并未凸显出专业特色,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当前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中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落后,缺乏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但是计算机本身就属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自身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针对职业院校来说,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但是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内容比较陈旧,并且更新速度较慢,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的人才需求,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1]。 (三)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职业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充分借助电子教案这一途径开展教学。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信息量比较大、教学速度比较快,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根本无法实现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印象相对比较浅,甚至导致学生常常出现遗忘的现象;另外,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比较低,难以提升学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 (四)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不足 面对当前社会上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在强化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才能真正提升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更好地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但是职业教育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受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常常将计算机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目标。如此一来,致使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出现“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短缺”的现状[2]。 二、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一)围绕“职业能力”,重塑教学目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院校在提升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的时候,应紧紧把握职业院校的教育本质,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應用型人才,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的职业需求。因此,为了提升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重塑教学目标。一方面,职业院校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方向进行精准定位,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任务,并据此开展计算机课程改革;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在重塑计算机教学目标之前,必须要对当前计算机人才市场的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对当前市场中人才的专业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立足于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特点,重新确定计算机教学目标,在强化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满足未来的人才市场需求[3]。 (二)优化课程内容,增强实践性 课程内容是开展计算机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专业院校在推进计算机改革的时候,应对当前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不断增加实践性的内容。一方面,职业院校必须要全面加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淘汰当前教学中滞后的教材,并引进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同时,职业院校还要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与学校特点相适应的教材,确保编写的计算机教材具有时代性,涵盖计算机领域内最新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中,不断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强化学生的实际技能,唯有尽可能多地融入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如果单纯地开展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这一技能,严重制约了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时,应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基于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一边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一边引导学生进行上机操作,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职业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时候,还必须要在当前的理论知识教学模式下,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开发比赛活动,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中;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在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时候,还必须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改善、优化计算机实训条件等,确保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顺利展开,促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4]。 (四)落实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努力改变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得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 一方面,实施以岗定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岗定学是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职业院校在强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应密切联系当前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人才需求特点,并据此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如此一来,使得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有针对性、专业性,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以岗定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人才培养之前,还必须要积极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了解计算机相关的岗位需求,并据此确定教学重点,开展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以当前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为切入点,双方共同商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职业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应充分借助“工学交替”的方式,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岗位需求,为学生安排一定的实训内容,引领学生通过实习等途径参与到企业实践中,最终促使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更早地接触到企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改进自身中存在的不足,最终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提升教师质量,构建双师型队伍 教师作为职业院校中计算机教学的主导者,其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尤其是针对计算机行业来说,其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应变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职业院校还必须要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使其具备极强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充分借助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产教融合等优势资源,给学校的教师提供一个实践条件,使得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践操作能力,更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教学需求。另外,职业院校在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积极聘请企业的一些工程师、技术专家等,到学校担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还可以定期邀请企业内的专家,对学校的教师展开培训、主题讲座等,最终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应用的发展动态有机结合到一起,更好地满足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在强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应立足于计算机专业特点,以及职业院校教育特点,重塑教学目标、增强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落实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师型队伍等,更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宋俊苏.产教融合视域下中高职衔接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8):50. [2]屈武江.应用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0(2):130. [3]晁俊杰,王大伟.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策略[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11):155. [4]王提,于晓玲.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职业教育探析[J].家庭生活指南,2019(6):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