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幼儿园 843000 【摘要】随着如今形势的迅速发展,在工作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观点和行为,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年龄特征和教学目标,以“同伴”的角色参与到幼儿的各项活动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和研究良好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有助于让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又能发挥教师的角色转变作用,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态度,努力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在新视角下转变自身的角色呢?现在把教师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教师;幼儿;角色转变;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 一、教师要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喜欢探索和实践的活动,但由于幼儿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所以随时都可能会遇到、产生许多问题,即便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了探索结果, 幼儿还不会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这时如果教师以“同伴”的角色加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并及时给予引导,就可以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深入下去,就会减轻和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让幼儿在宽松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比如:一次早操后,幼儿在操场上自由地跑着。这时艾力扎提跑来告状:“老师艾则提老是要踩我的影子。”“他也踩我的。”其他幼儿也抢着附和着。幼儿都为自己的影子被踩了而苦恼。于是教师先让幼儿找找,看看自己的影子究竟在哪里? 幼儿说:“老师,影子都不一样,他们都随着我们的活动而发生变化呢!”有的幼儿说:“我们在前面的时候,影子就在我们的后面。”有的幼儿说:“我们在左边的时候,影子就在我们的右边。”有的幼儿说:“有时候影子是长的,有时候影子是短的。”有的幼儿说:“有的影子大,有的影子小”。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影子不一样吗?幼儿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教师。教师给幼儿讲述了影子变化的过程。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幼儿明白了影子是太阳公公送给大家的礼物。“你们能把自己的影子变没有吗?”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这下,幼儿忙开了,有的戴上了太阳帽,有的脱下衬衫盖在影子上,有的从沙池里捧来沙子,有的蹲下来,想把自己变小……可谁也没成功。直到古丽努尔无意中躲到滑滑梯后面,发现影子没了,幼儿纷纷试过了后才明白,躲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就能把影子藏起来。上述事例表明,在幼儿探索和实践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轻松氛围,加之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大力支持,给幼儿的探索活动带来了动力。教师角色的转换,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思维,大胆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最终得出结论。 二、教师应成为合作者,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时时都在交往。因而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开展活动的需要,随时准备介入幼儿的活动中,采取最积极的交往方式与幼儿交往,努力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者。比如:在故事《胆小先生》的情景表演中,有的孩子扮演老鼠妈妈,有的孩子扮演老鼠娃娃,有的扮演胆小先生,开始表演故事了。可是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却遇到了困难。艾拜克尔扮演老鼠娃娃,说话不像老鼠,扮演老鼠妈妈和胆小先生的孩子,动作不够形象,玩了二遍之后,幼儿就没有兴趣了。此时,教师就和幼儿一起商量由谁来扮演胆小先生,幼儿异口同声的说由老师来扮演胆小先生,于是教师就扮演起胆小先生来。教师捏着鼻子,装出特别胆小的样子和幼儿一起进入了情景表演,当扮演老鼠的艾拜克尔说话不像老鼠时,教师马上提醒艾拜克尔学老鼠的腔调说话,在教师的帮助下,艾拜克尔很快进入了情景表演的角色中,同时也赢得了其他幼儿的阵阵掌声。活动中,由于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不但满足了幼儿的愿望,而且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幼儿在玩《小鸡出生的秘密》的游戏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幼儿经过协商,决定让努尔站站在队伍的前面,戴上母鸡的头饰,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戴上鸡蛋的头饰扮演鸡宝宝。在《小鸡小鸡》的音乐声中,模仿母鸡孵蛋的过程。教师不去干涉幼儿的自由,在一边喊着口令,做着母鸡翅膀的动作,幼儿跟着教师做鸡妈妈孵蛋的动作。幼儿和教师一起游戏,跟着教师练习,做小鸡出壳的过程。通过游戏活动,幼儿不但巩固和了解了《小鸡出生的秘密》,而且增强了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活动,由于教师的密切配合,既能消除幼儿的在教师面前的拘束感,同时还能拉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感到教师是在关心、爱护、尊重自己,从而激发起幼儿对教师的强烈的爱。教师以合作者的姿态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对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师要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幼儿的参与者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活动,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之中。教师还要注意和倾听幼儿谈话的热点内容,及时了解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当活动的内容是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的心情是愉悦的,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教师难以想象的。同时教师还要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选择幼儿熟悉和了解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幼儿就会对活动充满兴趣,进而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比如:秋天到了,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去观察秋天的落叶,学习用树叶装饰《美丽的树叶》。活动中,教师请幼儿说一说树叶都有什么颜色?有哪些形状?树叶的大小一致吗?并将掉在地上的树叶捡到篮子里。正在这时,苏巴提发现许多蚂蚁在大树下面,正在忙碌地搬运掉在地上的饼屑,他惊奇的喊起来:“快来看呀!快来看呀!蚂蚁正在搬家呢!”听到他的喊声,大家都围过来观看.....顿时,幼儿的兴趣都被这群小蚂蚁给吸引了,尽然忘记了到户外是来观察秋天的落叶,用落叶装饰美术作品的任务。幼儿就地而坐一起猜测着蚂蚁的家在那儿?它们怎样知道大树下面有吃的?怎么能搬这么大的饼屑?教师看到幼儿都不去捡树叶,并没有去指责幼儿,也加入幼儿的行列之中,倾听幼儿谈论和交流蚂蚁“搬家”这件颇有兴趣的事情。回到教室后,教师就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了《可爱的蚂蚁》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请幼儿观看蚂蚁的图片,讲述《蚂蚁搬家》的故事,请幼儿说说蚂蚁的特点,蚂蚁是如何搬家的?幼儿对蚂蚁产生的好奇、猜测、疑惑,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找到了答案。然后教师请幼儿欣赏用树叶装饰出来的蚂蚁作品,引导幼儿用树叶制作蚂蚁。在教师讲解示范演示装饰蚂蚁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运用剪一剪、粘一粘、画一画、拼一拼等综合手段完成美术作品。幼儿的作品不但形象具体,而且内容也丰富多彩。由于教师及时调整目标,并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潜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而且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效果还是不错的 。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注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时调整和转变自己的角色,尽量做到能以“同伴”的角色出现,而不是以“指挥者”的角色出现,并积极的参与到幼儿的各项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这样幼儿既喜欢和教师交谈,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又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和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