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研究幼儿园教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作者:孙雪妮

研究幼儿园教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作者:孙雪妮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幼儿园        831800

                   
摘要】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观察。区域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同时教师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和行为表现,抓住典型事例记录下来,并运用多种观察方法,了解幼儿内在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这样可以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1]那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下面就来谈一谈: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区域活动;观察能力;记录方法

一、教师要以幼儿为本,确定观察内容,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

1、首先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眼神是专注的还是分散的,是自信的还是犹豫的,这样就能判定幼儿对活动的不同反应。其次观察幼儿注意时间的长短,这样就能分析出幼儿对活动的喜爱情况。再则,观察幼儿的手势,这样能判定幼儿的态度是自信的、积极向上的,还是不赞同的、为难的等。最后,教师在无意中观察到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一些特殊事件,收集到的信息,虽然不能说明某个问题,但能捕捉到意想不到的信息。总之,教师做个细心的观察者,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

2、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观察幼儿进区的人数、进区的次数、幼儿活动的状态、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等方面进行观察。如果幼儿参与意识强,态度是积极主动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则说明幼儿对区域的兴趣高,如果幼儿是被动勉强的,遇到困难就主动放弃,则说明幼儿对区域的热衷程度不高。教师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各种表现,这样便于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

3、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动作发展情况和语言交流情况。查看幼儿的动作是否协调?是否准确?是否流畅?是否按照动作顺序的先后进行游戏活动?是否和同伴友好相处,愉快地游戏?以此观察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喜爱程度。同时,教师还要观察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使用材料的情况,幼儿选择材料的数量、种类和难易程度,反映了幼儿在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观察价值。

4、教师要关注幼儿区域活动的环境和空间。查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是否拥挤?区域内的同伴行为会产生相互影响吗?意外的事件是否给幼儿带来了干扰?等等。幼儿区域活动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表演一首歌曲、讲述一个故事、搭建一座楼房、绘画一幅作品......上述结果,有利于教师判断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幼儿表现出哪方面的优势和弱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对观察幼儿的表现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各种记录方法,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

1、轶事记录法。[2]教师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录,也可以记录每一个细节。通过记录,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分析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举例如下:时间:2023年3月10日,地点:阅读区,内容《是爸爸告诉我的》。教师:王婷。事件记录:阅读区里,幼儿自己选书看。突然,王老师听到了海海的哭声,只见海海一边哭一边抢昊昊手中的图画书,昊昊拽着书不放手。海海说:“这是我先选的。”吴昊说:“不对,是我先选的,你骗人!”海海哭得更响了:“我没有骗人,你才骗人......”坐在旁边的小雨说:“不对,昊昊没骗人,就是他先选的这本书。”海海一下子站了起来对着小雨说:“谁让他说我骗人了,他说我,我就得说他啊,是爸爸告诉我的。”上述轶事记录法,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当场记录,也可以抽空回忆记录,只要记录事实就行了。

2、实况详录法。[3]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真实、详细地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及表现。举例如下:时间:2023年3月23日,地点:数学区,内容《有趣的数字排列》。教师:田香玲。事件记录:丽丽先打开1--10的数字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打开11--20的数字盒时却发现里边的数字很混乱,有11、15、28、82等数字,她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在操作板上摆放。沉默了30秒左右的时间,几个幼儿开始商量如何摆放,最后他们决定:乐乐和轩轩负责把所有数字盒里的数字进行整理,同时静静和英英把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到操作板上。我发现,丽丽依然按照开始的方法一行一行地从小到大地进行排列,一个接一个地往静静的手里递下一个数字。突然,英英拿到数字“100”,只见她拿着“100”看了一会儿,又看了数字板一会儿,然后很果断地把“100”摆到了数字板的最后边,并抬头看了看我的脸。我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神情。英英又找到“99”放到了“100”的前面,接着找到“89”放到了“99”的上面。静静一直在看英英的操作,这时也找到“45”,从“41”后面的空格开始往后数了3个空格,放到了“45”的位置上。他们用了比以往短很多的时间把1--100的数字摆在了数字板上。这样的记录,让教师获得了观察目标所需要的全部细节,效果还是不错的。
    3、时间取样记录法。[4]
 教师选择一定的时段,观察幼儿在不同的时段中的语言表达或行为。

中班幼儿自主阅读时眼光关注时间取样(3分钟)教师:孙雪妮,时间:2023年3月29日

幼儿姓名

眼光

关注

时段

10:37'

10:38'

10:39'

昕昕

读图时间、次数及表现

7/9”/7”/8”

3/10”/11”/7”

8/6”/4”

读字时间、次数及表现

脸上微笑,不说话

眉头微皱

开始看别人手里的书

林林

读图时间、次数及表现

2/5”/2”

23/3”/2”

6/4”/8”/3”/7”

读字时间、次数及表现

独自专心地看书

偶尔停下来,思考状

出现轻微“用手指”的动作

峰峰

读图时间、次数及表现

8/5”/6”

7/4”/6”/8”

9/7”/6”/5”

读字时间、次数及表现

在蝴蝶、太阳等图画上停留时间长,主动和老师交流,画面内容

看图和同伴交流

萌萌

 

读图时间、次数及表现

6/8”/4”/5”

7/9”/7”/8”

4/5”/7”/8”

先看了封底、封面

每翻一页,必先看图后看字

安静没有声音

备注:7”,9”:一次阅读持续的时间为7秒或者9秒;/为阅读次数分隔线。

★峰峰喜欢看书中的图片内容,他也喜欢和同伴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但他没有关注书中的文字。

这样的记录方法,有助于教师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4、系统表格记录法。[5]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将观察到的每一名幼儿的行为的代号记在记录表上,观察后再及时整理成幼儿个体的材料。举例如下:

大班幼儿选择区角活动的记录,时间:2023年5月8日﹣5月15日教师:孙雪妮

姓名

阅读区

科学区

益智区

表演区

美工区

角游戏区色

建构区

亮亮



/(m)

//



//

花花

/



/

///(ppp



田田

/


/(c)

/

//(dc)



浩浩



/


//(d)


//

冬冬


/

/(m)




///

备注:/代表1次:c为拼贴,d为画画:I为插塑,m为数学操作教具,p为水彩。

这份记录表帮助教师清楚地了解了幼儿的不同兴趣及他们选择不同区域进行的活动,更快、更好地把握了班上幼儿的发展水平。
    总之,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树立
科学的观察意识,有明确观察目标和内容,在区域活动中灵活运用有效的观察记录方法,撰写观察记录。通过不断循环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并以积极的态度肯定幼儿,不但能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而且能提高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解决教育策略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作者:钱璐珂,高钰涵,《教师发展》,《区域活动中教师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观察》,《郑州财经学院教育学院》,2021-07-07。

②作者:山东省淄博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是爸爸告诉我的》,《有趣的数字排列》,100-106页。

③作者:董旭花 ,韩冰川,王翠霞,刘霞,《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3 ISBN号:978—7—5019—9149—5

引文:[1][2][3][4][5]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