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谈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的指导--作者:黄海春

谈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的指导--作者:黄海春


          四川省平昌县岳家小学    636429

[摘要] 看图说话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教师引导低年级学生正确看图,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充分利用文本,紧扣画面,拓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利用文本插图,注意说的引导,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把看图说话放进学生记忆里,把文学种植到学生心里去。

[关键词] 看图;说话;观察;表达

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较多,看图说话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看图说话是小学生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能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在教给学生正确的看图方法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说话兴趣和口头表达能力,为中高年级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促进学生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统一、协调发展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点浅见:

一、教师引导低年级学生正确看图,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看图说话,看图是基础,我指导学生在看图上下功夫,掌握看图的方法,判断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这样做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概括能力。小学看图说话课,要求学生通过看图回答问题,看图说一段完整的话,可以提高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看图说话对于小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都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1、通观画面,分清类型。《看图说话》的画面内容大致包括:景物、人物、动物。因此,说话的类型可分为:描述景物、叙述事件、叙述童话。当画面出现后,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辨出景物画,还是人物画,或是童话故事。如果是景物画,应从景物的特点出发,让学生弄清景物的时间、位置特征;如果是人物画,则应从人物的外貌、衣着、神态、动作、标志分辨出不同的人物特征;如童话故事《动物王国开大会》,就要让学生看清画面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的特征是什么?对五幅图的印象是什么?2、细致观察,明确中心。细致观察是形象描绘的前提。图画是生活的场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是触发想象的媒介,是意境的集中体现。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细致看图,弄清图中事物,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看《荷叶圆圆》二幅图画,荷叶的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感觉到舒服。小蜻蜓呢?小青蛙呢?小鱼儿呢?以加深学生对图意的理解。3、多角度观察,把握特征。《小马过河》一课,小马遇到老牛,牛伯伯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遇到松鼠,松鼠说“深的很呢……”,回家问妈妈“孩子,你试一试就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说的不一样?引起学生动脑思考。4、重点观察,依次看图,理解文意。低年级学生认识水平较低,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如《小壁虎借尾巴》让学生思考:这六幅图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小壁虎首先遭遇了什么?又依次遇到了谁?小鱼怎么说?老牛又怎么说?燕子和壁虎妈妈呢?在学生基本了解了图画的意思后,采取让学生小声说,相互说,分组说等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充分利用文本,紧扣画面,拓展学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力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想象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观察画面,完成对画面的总体感性认识,再通过分析、综合、想象等思维活动来理解课文。1、感知画面,启发想象。画面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进行积极思维的依据,因为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画面的内容都想得那么全面,所以教师必须一幅图一幅图地启发学生想象,从而丰富文本内容。2、组合画面,连贯想象。为了引导学生把握画面的主题,必须把画面结合起来,连贯的想象,从而找出各幅图之间的联系,抓住画面的中心。在观察连环画《离群的小鸡》时,我让学生比较:小黑鸡和其它鸡有什么不同表现?结果怎样?从鸡妈妈的动作你知道了什么?这样引导学生抓住它们各自的动作特征想象故事情节,从而抓住了画面的中心。3、紧扣主题,激发联想。根据画面内容再激发学生联想,以此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学习《要下雨了》一文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课文内容,当小白兔遇到燕子时,可能还想些什么?还能怎么说?当小白兔遇到小鱼时,小鱼还会说些什么?当小白兔遇到小鱼时,小鱼还会说些什么?它们说的这些话,与下雨的自然现象有关系吗?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就使静止的画面变成了活泼的画面,同时更丰富了学生说话的内容。

三、利用文本插图,注重说的引导,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本图画,再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要求把握基本内容,依次序说,有重点地说。“说”是“看”和“想”的结果,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步骤,也是“看图说话”的教学重要目标之一。1、先句后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设计活动投影把画面分解成块,简化说话难度,调动学生说话积极性,让学生把每个小画面的意思用一句或两句话说清楚,然后再把画面的意思组合起来连成一段话。2、提示说话顺序,学生表述图意时,往往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因此,教师要适当提示说话顺序,如景物可“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说。而人物、童话故事类则按时间顺序或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的先后顺序说。3、提示合适的词语,低年级学生,由于掌握的词语较少,因此在叙说图意时,词不达意。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话时,可给学生提供一些合适的词语,并且允许学生互相借鉴用词,以此来丰富学生语言,提高说话水平。在说话训练中,教师要注意让大多数学生练习说话,特别让学困生有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反复说。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问题的设计注意由易到难、及时评价,对能说出完整句子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说得不太完整的学生给以启发,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强调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边听边观察图画,评判正误,取长补短。

总之,小学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形式力求新颖,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述能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让看图说话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把看图说话放进学生记忆里,把文学种植到学生心里去。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