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第三小学校 133700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立足实际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即教学目标设置死板、阅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与学生深度互动、忽视拓展延伸。通过文献综述法、课堂观察法及经验总结法,整理归纳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依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规律与新课标要求阐述优化教学的具体措施:灵活设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以人为本加强互动,增强阅读的体验感;注重阅读拓展延伸,有效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置死板,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效的阅读课堂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支撑,否则就失去了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旨在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文化品格,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然而,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来说,很多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设置过于死板。一方面,没有充分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仅仅专注于阅读方法、做题技巧的讲解,显得目标过于功利;另一方面,忽视了不同学生的客观差异性,有的教师给全班学生设置的阅读目标完全一致,这导致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吃力,而另外一些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却感觉“吃不饱”,抑制了阅读教学整体性价值的发挥。 (二)阅读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整体气氛沉闷 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思想、行为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在课堂上所追求的就是让学生记住语篇知识,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遇到各种问题时学会套用答题模板,从而取得高分。部分教师甚至直接将教案上所谓的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忽视了他们个性的表达,学生大多只能机械地听从教师的分析并记住标准答案,这让他们逐渐丧失阅读的兴趣与热情。 (三)缺乏与学生深度互动,阅读体验感较差 有效的阅读课堂离不开“互动”这一核心要素,若是课上没有互动,整体气氛就会趋于沉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不高,体验感较差,阅读效率自然很难得到提升。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或是为了赶教学进度,或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小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忽视了与他们的课堂互动,呈现出教师单向灌输的局面。在这样的阅读课上,学生往往注意力分散,阅读浅显化,而且师生关系也不和谐。这些问题都是高效开展阅读教学的绊脚石,必须及时解决。 (四)忽视拓展延伸,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受限 阅读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非只是让他们看懂文章,知道生字词的含义、每个自然段的大意、语篇的中心思想等,而是通过阅读开阔他们的认知视野,教给他们人生哲理,同时利用阅读来激活思维,让他们做一个有良好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的人。因此,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语篇本身,从某种程度上说,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只是起了参考作用,需要教师进行“二次创造”,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当下,很多教师缺乏创新与突破意识,只是专注语篇本身的分析而忽视拓展延伸,使得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受到限制。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灵活设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是方向灯,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需要设置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打造高效的课堂。要想保证阅读目标设置的合理性,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要素,包括语文新课标、“双减”政策、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兼顾到每一个政策、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设置的教学目标具备科学性,从而为阅读教学取得预期效果提供可靠的保障。 就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言,教师在设置目标时要将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都纳入其中,以此促进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以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这篇课文介绍了圆明园早期的辉煌及被毁灭的经过。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从四个维度着手:语言方面,要求学生认读本节课的生字词,理解、掌握并且学会运用“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还要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審美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欣赏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依据具体的情境感受其中的建筑排布之美;鉴赏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写作技巧;思维方面,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形成独特的认识,比如思考为什么文章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大量篇幅描写昔日辉煌;文化方面,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在此目标指引下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同时能够保障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切实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影响阅读教学效率的诸多因素中,教学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一项。从某种程度上说,一节阅读课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由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决定。因此,为了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讲解—接受”式教学法,而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阅读教学规律等采取新颖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保持最佳的阅读状态,为阅读教学取得预期效果提供可靠的保障。多媒体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正是行之有效的两种教学办法。 多媒体教学法。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国家针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战略之一。目前,几乎所有学校都实现了网络全面覆盖,而且大多都配备了多媒体等智能化工具。但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仅仅是课上展示幻灯片,而幻灯片上的内容则是提前准备好的课件,包括教学目标、字词解读、段落分析等,甚至照搬教材或教参上的内容。这样的信息化教学虽然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其本质没有变化,只是用多媒体屏幕代替了黑板,唯一的优势是帮助教师节省了板书时间,对学生学习状态与阅读质量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信息化时代下,教师更应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要利用多媒体从本质上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例如,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震撼的视觉体验,使语篇内容由平面变为立体,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以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这是一篇描写西沙群岛丰富物产,抒发爱国之情的课文,一些学生并未去过海边,也从未见过珊瑚、贝壳、海龟等海洋生物,所以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画面,阅读吃力且效率不高。对此,教师可以在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欣赏海底岩石上各种各样的珊瑚,发现珊瑚丛中成群结队穿梭的鱼群。在直观的情境中,学生与文本能够进行深度对话,从而充分理解作者当时的心理及寄托在这篇课文的细腻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的目的。 角色扮演法。小学生活泼好动,比较贪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迎合他们的性格特点采取角色扮演法,利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以此拓展他们的阅读深度。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蔺相如、廉颇等角色,还原当时的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角色扮演的本质就是与角色深度对话,学生需要揣摩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梳理故事情节,然后用自己所认为的神情、状态、语言、动作去塑造人物,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有效激活,既可以拓展学生阅读深度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切实感受到蔺相如、廉颇身上的精神品质,如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勇敢机智,廉颇的知错就改、有勇有谋等。而且,与教师课上枯燥的讲解相比,这种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方式可以给予他们更加深刻的印象,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以人为本加强互动,增强阅读的体验感 高效的课堂离不开互动,尤其对于阅读课而言,互动更是核心要素。众所周知,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人生阅历等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不同学生看待同一件事物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也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作为教师,阅读课上不能仅为了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而强行灌输他们知识,导致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千篇一律,这既违背了阅读教学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想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课堂上加强互动,让形形色色的观点相互碰撞,增强学生阅读的体验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一步步深入文本,从而达到提升阅读水平的目的。以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豌豆们在家里的地位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豌豆想要出去,哪个词语说明了它们想出去的理由”“在即将分开的时候,五粒豌豆各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是‘一个囚犯’,但是它长得很好,这是为什么”“明明只有一株豌豆苗,为什么母亲说它是‘一个小花园’”等问题串与学生进行互动,分别在阅读前、阅读中或者阅读后提出来,为学生阅读指出明确的方向,变传统阅读课上的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从而增进阅读的有效性与深度。 除了师生互动以外,生生之间的互动也是极其重要的。与师生互动不同,学生之间年龄相仿,所以思维大多同向同频,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而且交流起来也没有太多压力。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新课标也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袖手旁观,而是应当密切关注他们的讨论情况并适当地进行干预,避免他们进行无意义的交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动思维、畅所欲言,并从中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 (四)注重阅读拓展延伸,有效提升人文素养 教师要摆脱过去照本宣科的机械式教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就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而要根据阅读教学需求适当地拓展延伸,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們的人文素养。尤其在教学一些节选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角度去阅读,以实现透彻阅读、精准阅读。 以五年级上册《草船借箭》一课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的要求,而诸葛亮明知道这是“害人之计”仍然应承,并且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在鲁肃的帮助下,利用曹操敏感多疑的性格“借”到了十万支箭。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与他的神机妙算。但是仅仅依靠一篇课文,人物形象不够丰满、立体,难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拓展延伸,可以播放“空城计”“木牛流马”等视频片段,这些故事均能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与神机妙算。尤其是空城计,在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形下,诸葛亮抓住司马懿多疑的性格打开城门,反而逼退对方大军,最后转危为安。有了这些故事的介入,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直观、丰满,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 综上所述,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也决定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教学效率与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师生的互动性等。要想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应当关注这些要素并尽可能地发挥出它们的积极作用,使阅读教学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温炯辉.“双减”视域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华夏教师,2022(14). [2]熊东平.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减负增效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2(14). [3]郭健.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