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平昌县第六小学 636400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他还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而美育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即是:“小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审美教育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缺乏审美意识的学生是不健全的学生。 关键字: 小学语文 美育 教学 研究 一、深钻教材,发掘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美的因素比比皆是,既有丰富的内容美,又有精妙的形式美。正如罗丹所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山中访友》不仅有丰富的内涵美,而且在语言、结构、意境、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要善于发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或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具有美的特征,并在教学时通过自己的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和欣赏。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将美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二、创设情境,感受美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已成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一种美育方式。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各种教学设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如《索溪峪的野》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的美育好教材。在教学时,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画面。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受索溪峪之美。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深入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索溪峪的“野”并补充介绍索溪峪的相关知识和传说,然后让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创设情境交融的意境。最后,配上音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畅谈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多感官地感受了索溪峪之美,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爱美的情趣和审美的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赞美。 三、品词析句、理解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语言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好词佳句不胜枚举。如《山雨》更是以新颖贴切的比喻把作者心灵深处的赞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为读者展开联想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这些美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品词析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体味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也能使学生对文章所表现出美的意境和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四、指导美读,体验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寓托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和浓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而美读正是通向作者情感的一座桥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以意逆志,设身处境,激昂处还他那个激昂,委婉处还他那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范读、配乐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比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作者丰富优美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使他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启迪和教益。 五、启发想象,丰富美 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学生的审美活动中也同样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启发想象是促使学生产生美感的重要方法。学生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正确的审美想象,能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丰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所受到的审美教育也不再是空洞和肤浅,而是更加具体和深刻。如教学《穷人》一文写了桑娜的两次沉默,这给读者的思索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这样启发学生想象:当时桑娜为什么沉默?表面上是沉默,实际上内心怎么样?通过想象,学生心中积蓄的美喷涌而出,不仅说出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填补了这一意义的空白,而且对桑娜有了更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在思想上也受到了一次真、善、美的教育和启迪。 六、加强练笔,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加强读与写的结合,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教学《穷人》一课后,可让学生续写结尾,这既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又使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得以再次体现。 七、身体力行,传递美 “打铁须得自身硬”,传美也须自身美。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使自己尽善尽美,除了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外,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都要堪称表率,要做到言传身教。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模仿,他们往往会从老师爱读的一本书,爱说的一句话,随手写的一行字等细节中去认识美、感染美。否则,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在小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将审美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语文教学美丽绽放,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16页 [2]《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页 [3]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549页 [4]刘勰,《文心雕龙》,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