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多浪第一幼儿园 843000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天然细胞。家庭教育作为人生初始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教育和培养孩子学会如何生存、如何做事、如何做人,要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教育更加有效。那么,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下面就来谈一谈: 【关键词】家长;孩子 培养;家庭教育工作 一、家长要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重视和培养孩子学会生存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迅速的发展,安全工作越来越引起了家长的高度重视,安全是孩子身体的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家长要提醒孩子时刻提高警惕,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不能自己打开电视机,看动画片,以防触电,不能自己开饮水机喝开水,避免烫伤,不能用小刀削水果,防止小手割破,遇到家中有人敲门,不能随意打开门,避免坏人进入房间,拐卖孩子。如果家中着火,要拨打“119”火警电话,求助警察叔叔或者求助隔壁邻居的大人,帮助自己脱离危险。让孩子懂的那些东西能玩,那些东西有危险,不能玩,不能动。教育孩子大人不在家里,不能轻易外出。让孩子知道,碰到陌生人,不要因为他们给自己好玩的玩具或者好吃的东西就跟着别人走,不要上当受骗。如果迷路,可以请求警察叔叔,帮助自己渡过难关,顺利找到爸爸、妈妈回到家中。通过上述几个方法,增强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确保孩子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家长还可以利用图片、讲故事、看图书、看电视等形式指导孩子学会如何生存,懂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为什么要参与竞争,应如何参与竞争,鼓励孩子遇事能独立思考问题,让孩子了解周围的世界的变化,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让孩子今后成为生活的强者,在激烈竞争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快乐地成长,有效地生存。这样才能让孩子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 二、家长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发展,教育孩子学会如何做事 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孩子又有孩子们的共性。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性格爱好,甚至有自己的脾气。作为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教育幼儿要尊老爱幼,与邻居朋友友好相处,要一起愉快的游戏、玩耍。大家相互学习,遇到困难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谦让。针对一件事情,在家长的引导下让孩子先分析再下结论,然后再在家长的指导下共同与孩子分析处理结果。与孩子分析好坏的利弊关系,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其次孩子每做一件事情,家长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告诉孩子事情的程序,让孩子懂得做事情的规律性,孩子懂得这些道理后,做任何事情就会得心应手。从小就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让孩子大胆尝试,感受失败,碰钉子,孩子只有经历了失败,才能吸取教训,才能改正不足,孩子才能在不断的实践和失败中逐渐成长起来。再则,家长要经常表扬孩子,当孩子因为不慎打烂了家中的花瓶或者水杯、碗等,不要打骂孩子,要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寻找失误的原因,原谅孩子,鼓励孩子下次做事情要小心,以后就不会犯错误了。孩子经过父母教育之后,能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做事情中,孩子能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也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做事,懂得和掌握如何做事的道理,养成了做事认真细致地好习惯。 三、家长必须尊重、理解和关心和孩子,教育孩子学会如何做人 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当孩子犯有过失,因为贪玩,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家长不要经常批评、指责孩子,这样容易使孩子性格孤僻、悲观,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更加不遵守时间,越来越想去外面玩。反之,家长用温和的态度给孩子讲明贪玩带来的后果及严重性、危害性,孩子就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纠正自己的不足。当孩子做了好事或者有优点,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必须发自内心的去赞美孩子。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因为起床时自己穿衣服而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回到家里,做父母也应该给孩子贴小贴画给予奖励。并不失时机的对孩子说“孩子,你做的真好! ” 这样能使孩子养成做事有规律的良好习惯。当孩子回到家中,生闷气,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要面带笑容,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为什么不高兴?请孩子说一说生气的原因。如果是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受到老师的批评,就要努力改正不足,如果是上课没有积极发言,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以后一定要专心听讲,大胆发言,相信老师一定会伸出大拇指夸奖你的。家长用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乐于接受家长意见。这时,孩子就会忘记不愉快,变得开心起来。可见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有效地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孩子一定会感到欣慰。由于家长能掌握孩子的心里特征,并抓住有利时机与孩子进行交谈,孩子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懂得了父母就是自己的朋友,他们能理解自己的苦衷。这样不但会使孩子感到家长亲切、和蔼,而且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做人。 四、家长运用多种形式,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教育孩子做事要诚实,有信心,遇到困难有勇气克服。同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要承认别人的长处,不嫉妒,诱发孩子向别人学习、请教。每天抽空和孩子一起游戏,用提问的方式教育孩子,并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注意创造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不但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孩子将来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家长还要注意孩子每天吃的东西,营养要均匀,搭配要合理,既能让幼儿吃好吃饱,又能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同时家长要抽空陪孩子散步,参加跳绳、拍皮球、做俯卧撑、跳跃等体育运动,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上述活动开展,能的助于促进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家长还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引导孩子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观看色彩鲜艳的美术作品,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发展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美感,而且能发展孩子欣赏美的能力。独立的生活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只要孩子能够做的,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的家务劳动。比如:让孩子整理自己的小房间、把玩具、图书、学习用品、个人物品等分类摆放;衣服按照季节摆放整齐。练习叠被子、铺床单、晾晒自己的衣服;学习洗碗、扫地、拖地。洗自己的袜子、小毛巾、做值日生工作,检查家里的卫生等工作。指导孩子学习整理小书包,把书和本子摆放整齐,收拾文具盒。这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千万不要包干代替,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因为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为将来孩子上小学做好准备工作。通过上述方法,让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为了把家庭教育工作做的更加完善,家长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孩子交流,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锻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教育孩子从小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