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作者:谭艳艳  唐笑薇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作者:谭艳艳  唐笑薇


                          吉林省敦化市第三小学校            133700


       【摘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优化阅读目标,开展合作阅读和课外阅读,丰富阅读教学形式,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实现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目标;合作阅读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充分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将推动小学生综合发展作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打造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发展能力。

  一、优化阅读目标,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优化过程中,需要优化教学目标设计,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差异化阅读教学需求。基于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课堂教学目标加以优化,充分发挥出阅读教学的价值及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在设置阅读教学目标时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培养”来进行。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以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根据,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并将语文核心素养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明确的阅读目标引导下充分发展能力及情感。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差异性,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组织合作阅读,提升阅读质量

  新课标明确指出,当下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阅读,在实际阅读时一定要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阅读潜能以及阅读兴趣,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第二,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性充分体现出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当中实现优质互补。针对不同的小组,教师也需要在整体上进行把控,使整个小组的水平能够处于同等状态,使小组之间的公平性得到有效保障。第三,合理控制小组人数。通常来讲,一个小组的最佳人数为4~6人,倘若小组成员数量偏多,可能會导致部分组员不能全面参与到小组阅读活动中来;而小组成员数量偏少的话,又不能将小组合作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第四,阅读任务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要求,科学合理地为学生设计阅读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五,要对阅读教学整体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做出改变,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阅读教学方法,并结合核心素养理念,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合作阅读。

  三、开展课外阅读,拓展知识宽度

  教师在选择推荐书籍时,可以参考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名师专家的推荐书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读物,以适合本班学生的阅读需要为主。也可以选择与课内阅读内容相关的书目,如本学期完成了民间故事单元的学习,就可以选择与民间故事相关的书籍,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更有依据,进而更加透彻地理解阅读内容。除此以外,还可以准备一些阅读延伸资料给学生,或者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延伸阅读,了解作者生活和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扩展学生的思维,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核。在一般教学模式中,推荐书目总是由语文教师决定,但不同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其他学科教师也有责任。不同教师向学生推荐不同类型的读物,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用科学的批判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而不是局限于文学故事类书籍的阅读。关于推荐书目的数量,笔者认为不宜过多,过多的书目会使学生无从下手,导致学生只选择一种类型的读物。但可以设置共读和选读书目,共读方便学生交流分享,选读则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小学阶段的知识呈现出整体性和生活化的特征,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横向拓展,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世界。

  四、丰富阅读教学形式,提升阅读效果

  教师一定要重点关注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选择与之互相匹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阅读重点,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阅读。

  1.情境体验阅读教学。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通常都包含着作者十分丰富的内在情感,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也无法走进作者内心,无法深刻体会作者需要强大的真实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文章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出来,以此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对于部分与小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相对紧密的文本内容,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在阅读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情感体验,使阅读效率更加高效。

  2.读写结合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离的不良现象,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输入能力及输出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能通过写作练习来体会语言的实践应用效果,能在不断写作与阅读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文本解读能力,创作出优美词句。从实际情况来讲,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了解如何才能通过正确的写作方法增添色彩。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不断提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3.探究式阅读。要想让小学生在教学中实现真正的深度阅读,教师要积极改变讲解式的阅读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的指导,树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借助问题探究的方式获取更多知识,引领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思考、主动交流和探讨,加深其阅读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文本内涵和学生的写作能力,设置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在完成阅读任务和解答问题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内容。

 

  4.开展朗读教学。教师在组织学生朗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保证学生读音清楚、准确。朗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通过有声语言再次进入文本,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每个字的读音都朗读清楚。第二,要注意轻重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朗读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各句子结构之间存在的联系,做到有轻有重。第三,要做到停顿恰当。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充分把握每个句子的具体含义,能在理解文本的过程当中真正做到情绪转换,借助有声语言解读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五、综合教学评价,提升阅读效果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也需要从过去单一的评价模式转变为综合性的评价模式,特别是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这样才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相符,才能不断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实践经验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阅读教学的评价模式加以优化:一是表现性评价方面。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向表现性评价转变,不仅要关注阅读教学的最終结果,同时还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二是要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让学生在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核心素养要求,深入分析阅读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形式,充分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语言、思维、审美以及文化要素,让小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实现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海燕.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2(28).

  [2]冯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2(19).

  [3]杜世荣.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路径[J].格言(校园版),2022(3).

  [4]夏海芸.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7).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