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第三小学校 133700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进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教育事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应当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教育行业的重点研究问题。在新形势背景下,语文教学已经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改革,改革面向所有阶段的学生,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让其形成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这一背景之下,那些原本成绩相对较差的学困生群体就必须要受到更多的关注,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每一个学生,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为学困生们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潜能生;转化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技能学习、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学习相对较差的潜能生则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引导,家长也要充分予以帮助和关心,才能让其得到进步和发展,走向健康的成长道路。影响语文学习效率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内在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外在因素则指的是学习环境、学习方法还有教师的教学等等。因此,对潜能生的转换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背景下,小学语文潜能生的转化对策,希望能对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转换教学观念,关注潜能生发展 在新形势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树立起全新的教育观念,其中就包括了学生观、教育观以及评价观,语文教师不能只关注和重视潜能生学习成绩上的成功,更应该要重视起创造性智力以及实践性智力的发展,持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潜能生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必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信所有学生都具备成功发展的潜能,并将开发学生的潜能作为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帮助这些潜能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助力其健康成长。 二、改变评价方式,找出潜能生的闪光点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关心对其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信任学生,并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只有教师充分信任潜能生,才能让其拥有自信,积极开展语文知识学习。潜能生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大部分学生语文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卑或者学习方法不正确,随着时间发展,学生就会放弃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出现厌学的情绪。当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绪以后,大部分的家长和教师都会认为是学生的问题,会让学生进一步的产生不自信的心理,陷入自我怀疑的循环之中。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并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否定学生。 三、合理引导潜能生,树立其学习信心 1.了解潜能生梦想,并引导鼓励其为梦想奋斗。歌德曾经说过:“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面对潜能生时,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其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让其主动参与学习,这也是语文潜能生转换的关键。很多语文潜能生往往都是缺乏自信的,在学习生活中也认为自己是“另类”,当看到别人异样的眼神,或者听到一些批评的话语时就会严重挫伤其自尊心。很多潜能生觉得自己是班级之中不受关注和欢迎的人,因此常常态度消极,难以融入班集体之中。而也正是这种消极负面的心理,会让其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甚至还会出现各种负面消极的行为,与教师和家长对抗,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和关心,帮助其树立自信,找到人生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2.掌握正确沟通方式,让潜能生信任教师。很多潜能生存在語文基础较差的问题,即使想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短时间内也难以取得显著的效果,甚至会觉得是自己不够聪明,才造成学习成绩差的现状。大部分的潜能生都有着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在学习生活中无法严格要求自己,并渐渐形成了自由散漫的态度,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内心也十分矛盾,其并不希望家长和教师对自己进行批评,对教师和家长有着戒备心理,但是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仍然希望教师和家长能够关注自己,给予自己关心和帮助。因此,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自己,才能够帮助学生进步和发展。每一个学生因为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性格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掌握和潜能生正确的沟通方法,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疏导,避免过于严苛的批评,也不能对其置之不理,要做好疏导和教育,通过交流和沟通,让学生真正信任教师,并接受教师的建议,开展学习。 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激发潜能生学习兴趣 潜能生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其不够聪明,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其学习兴趣不足导致的。而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最终的学习成果尤为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潜能生的转化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融入课堂中,并以此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将“快乐教学”作为课堂的主旨,对潜能生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要充分遵循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出动态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潜能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进行《田忌赛马》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演示双方战马的对阵图,让学生理解田忌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赛,其最终获胜的原因是什么,也让其感受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学生去感受语文之美,进而达到提高潜能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五、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帮助潜能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过程。想要提高潜能生的学习质量,就需要让知识通过情感的媒介产生作用。健康的情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进而调动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学习质量。所以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尤其针对潜能生,教师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参与到语文课堂的知识学习当中,让其从原本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首先,在小学语文教材之中,大部分文章都出自著名的作家之手,文章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教师需要带领潜能生走进文章的情感世界之中,为学生搭建起一座与文字沟通的情感桥梁,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让其产生共鸣。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潜能生的转化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教师需要及时转换自身的教学观念,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主动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并通过鼓励和引导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潜能生可以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何喜媛《让小学语文“潜能”生发挥潜能》,《新课程》2019年第5期。 [2] 赵素兰《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中潜能生转化策略》,《文渊(小学版)》2019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