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依干其镇中心双语幼儿园 843000 【摘要】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既可以尽情的唱歌,自由的跳舞,又能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而,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创编歌词,启发幼儿积极进行创作,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这样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满足幼儿的愿望,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信心。还能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下面就来谈一谈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音乐活动 ;鼓励; 启发; 引导; 激励; 尝试 一、在音乐活动中,改革创新,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情趣,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做到教学内容创新。例如:首先教师要注意选择的歌曲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选择《红苹果》这首歌曲时,因为旋律简单、活泼,在幼儿熟悉和了解苹果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幼儿学唱歌曲,深受幼儿的喜爱。其次,教师要做到用心启迪,以情感人。比如:在欣赏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时,第一次欣赏教师让幼儿自己体验歌曲的主要内容。第二次欣赏教师则根据音乐的主题,脸部表情时而喜悦,时而严肃。在教师的感染下,幼儿开始听,开始思考并自由交流。第三次欣赏之后,幼儿已被音乐真正的情感所陶醉,这就为幼儿进一步欣赏作品奠定了基础。再则,教师要准备一些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教具,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比如:在教唱《春天里来》时,教师在版面上出示歌曲插图、节奏卡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掌握节奏的类型,改变了以往学教师教幼儿学唱歌时,教师教一句,幼儿学一句的单一形式。新颖的插图和节奏卡片,不但让幼儿掌握了歌曲的节奏,理解了歌曲内容,同时也学会了演唱歌曲,幼儿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效果十分好。 二、在音乐活动中,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启发幼儿大胆尝试 1、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和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幼儿不但会感到轻松和愉快,而且有利于幼儿大胆尝试,能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教师一个用眼神与幼儿交流,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教师用表情动作与幼儿交流,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幼儿交流,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音乐活动中,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进行角色表演,教师鼓励幼儿自由交流、探讨,大胆尝试,模仿不同的动物做不一样的动作,幼儿的情绪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也扮演小兔、小鸭、小鸡等动物,进行形象逼真的表演,并说:“小动物累了,要休息啦!”幼儿听到教师的指令之后,自觉地停止表演。并配合教师,进入下面的教学环节,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一首新的歌曲之前,先播放一遍音乐,让幼儿倾听,让幼儿初步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音乐的欢快,然后再次让幼儿听一遍音乐,请幼儿说一说歌曲的主要内容,然后跟着教师进行节奏练习,幼儿一边拍打节凑,一边朗诵歌词。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又可以提高幼儿的节凑感。比如:在《小手拍拍》教学活动中,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一边练习拍手、拍肩、叉腰、拍膝盖、跺脚等动作,一边演唱歌曲,幼儿借助这些形象具体的动作来进行节奏练习,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兴趣高涨、浓厚。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歌曲巩固歌词节奏。比如:在歌曲《走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根据歌词内容,一边拍打节奏,一边朗诵歌词。这样的教学活动,幼儿不感到枯燥,反而感到轻松、愉快。 段 三、在音乐活动中,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恰当指导,引导幼儿有效尝试段 1、先试后导让幼儿进行大胆尝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幼儿乐于接受,感兴趣的曲子,让幼儿自己唱一唱、跳一跳,进行尝试。幼儿看着视频,挤来挤去,结果把律动变成了游戏活动。比如:教师在教幼儿学习《挤奶舞》的律动时,先让幼儿观看视频中挤奶动作,幼儿掌握的基本的挤奶动作之后,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做挤奶的动作,此时,教师介入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指导。教师的参与,增强了幼儿学习的信心,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幼儿欢快地跳起了律动,活动中,幼儿尝试创编,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结果幼儿不但舞蹈姿态各不相同,而且兴致高昂,效果十分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图片、活动教具等多种手段,鼓励幼儿自己创编一些节奏型,帮助幼儿动手动脑,进行大胆尝试 22、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为了锻炼幼儿的思维力,教师可以采用先练后讲、先试不导、只练不讲等方法,鼓励幼儿利用打击乐器大胆创编一些简单的节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拿着打击乐器随意敲敲打打,缺乏节奏感,创编的节奏没有规律。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反复尝试,先创编简单的节奏,幼儿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之后,在逐渐加深难度。比如:教《解放军进行曲》时,教师先出示歌曲中的节奏卡片,引导幼儿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幼儿掌握基本的节奏之后,给幼儿提供打击乐器,鼓励幼儿自己进行尝试,然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幼儿,选择哪种打击乐器配那段音乐比较合适呢?幼儿纷纷说出自己想法,教师按照幼儿说的,让幼儿再次进行尝试,当幼儿掌握了歌曲伴奏的方法之后,教师提醒幼儿逐步学会处理歌曲中音乐的强弱,这样演奏出来的音乐,更能体现歌曲中热烈的气氛。幼儿反复练习之后,教师给幼儿指出一起演奏有点单调,如果我们分组演奏,就会把曲调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强烈。于是,幼儿跟着教师练习,这样无疑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进一步有效地尝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将音乐教学渗透在日常生中,激励不断进行尝试 1、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选择优美的乐曲让幼儿欣赏,教师将曲子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比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教师先提出要求,让幼儿反复听三遍之后,说一说曲子中有哪些动物,然后跟着教师模仿做小动物的动作,幼儿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由创编各种动作,并参与到幼儿的创编活动中,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幼儿。并请他们站在前面,演示自己优美的动作,下面的幼儿跟着他们练习,这样不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而且为提高幼儿的创编能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设置音乐区、器乐角、表演区,让幼儿随时活动,自由尝试。比如:在音乐区,提供打击乐器,播放《芦苇花》《狮王进行曲》《可爱的小动物》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用打击乐器练习给曲子伴奏。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节奏感。 3、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利用晨间、进餐前、入厕后、午睡、离园、游戏等时间,根据时间的长短配以不同的音乐,激励幼儿欣赏。比如:幼儿就餐时,教师放轻松的音乐,这样有助于幼儿保持愉快的心情吃饭,午睡时,放安静的音乐,让幼儿倾听,幼儿能很快地入睡。这样的训练,也为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以上是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点滴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努力学习和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先进的理念运用于教学中,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必须站在幼儿的角度,将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中,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提高幼儿的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