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学 416700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一定客体或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人们总是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感知敏捷、记忆牢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事实上,只有对于某一事物感兴趣,才会锲而不舍,执着追求,才会设法实现,取得良好成绩。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驱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进取心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深入持久地学习,关键是要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加强情感投入,诱导学习兴趣 人们对于感兴趣事物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兴趣越浓,情感就越深。中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得好,就可以变被动和应付式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地调控好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呢? (一)要设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一种生活需要。数学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而且也是科学技术和发展创造的基础。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有两大主要特征:一是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二是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在社会经济、地质、生物、物理、化学、航天、计算机、体育等领域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海王星的发现,就是直接借助数学的计算而获得的。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数学也无处不在,例如,计算利息、设计工程、加工生产、丈量土地等等,都不可能离开数学。只有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人类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需要时,学生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激情中,从中获得乐趣,并且慢慢地喜欢上了数学,爱上了数学。 (二)要增加感情投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感情投资,一踏上三尺讲台,老师就要注重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必要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当学生在思想上波动时,就要及时教育和鼓励他们。每次考试结束后,老师要抽时间帮助他们找到成功的地方,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久而久之,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对于老师产生一种信赖感,从而积极投入到你所从事的学科学习之中去。同时,老师对于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多与他们交朋友,对于学生的不当之处要多宽容,必要时给予诚恳的耐心的指正,切不可讽刺、挖苦,更不可把学生当成“出气筒”。 二、加强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一)课堂教学前,老师一定要先充分备好课,使知识的传授准确无误,深入浅出。如果讲授的内容丢三落四,顺序错乱,自然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内容要难易适中,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要循序渐进,切不可跳跃性过大。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点拨式、直观式、类比法、递推法、巧设问题情境法等,讲练结合,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运用得法,则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切忌平铺直叙,而要学会抑扬顿挫。在课堂上,老师要精神饱满,切忌有气无力。必要时,可以巧用名言、口诀、典故等,不失时机地幽默一回,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符号法则时,可以采用“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的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愿意学,也比较好记住。在讲授极限时,老师可以借用我国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求圆周率时说过的一段话:“割之弥细,失之弥少,割之又割,以致于不可割,则与圆全体而无所失矣”。此时,学生感到非常新鲜、亲切,好像正在聆听古人的譈譈教诲。在讲授等差数列时,我讲了高斯计算“1+2+3+……+100”的故事,都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去。 (三)现在的学生家长大都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学生也大都有“不能比别人差”的心理。即使是是学困生,也有“不能倒数第一”的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促使学生积极地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公式时,我有意把学生分成两组摆“擂台”,看哪一组对得多,学生由于都不愿给本组丢脸,结果都自觉地认真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了。 三、强化成功的喜悦,巩固学习兴趣 “成功的喜悦”是指个体达到预定目标时的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老师尤其要注重让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给学生以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多,兴趣越浓,动力也就越大。每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一次成功后,哪怕只是解决了一道不是很复杂的习题,他们也会像完成了一项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一样兴高采烈,并进而产生顽强学习的巨大内驱力,让他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下一次和再下一次的攻读数学的学习中,逐渐形成持续稳定的兴趣。因此,教学中,老师要想办法创造更多的竞争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得以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不同层次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从成功中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巩固已有的兴趣。例如,在一个单元学完后,设计一组习题是时,要有阶梯性,让学生像吃“自助餐”一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吃”的,都“吃”好。 四、开辟第二课堂,发展学习兴趣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老师要有计划地开辟第二课堂,例如,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对于他们进行定期的辅导,讲述一些关于数学发展史、数学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奥赛辅导班,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拓展学习渠道,扩大知识面,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便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一旦对于数学产生了兴趣的话,也就会不遗余力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之中去。总之,只有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愉快地步入到学习数学的乐园,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