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及对策--作者:彭红

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及对策--作者:彭红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学      416700

 

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作为一项能力,听懂别人所说的英语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作为学习的手段,听又是掌握英语的必由之路。学习说话、学习发音离不开听,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主要途径,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克拉申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的语言应用能力,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来学习语言”。笔者结合个人有限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自己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的主要因素,并粗略提出了有效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的相关对策。

一、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

(一)语言知识储备

听力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语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义和弥补漏听的语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听力理解的基础。据本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存在语音、文化背景、词汇储备方面的不足。这些方面都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的正确判断。

1.语音规律掌握不好

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型异义词难以辨别。如:our/hour、write/right、see/sea、there/their、know/no等。英美语音差异除了在词汇上有差异,在语音上也不尽相同如:在box,crop这一类单词中,英国人将字母o读作[)],而美国人则将o读作近似[a:]音的[a]。所以这些词在美国人读起来就成了[baks][krap]。

2.文化背景知识问题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对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兴趣爱好、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知识了解甚少,就会严重影响听力反应和理解。

下面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文化背景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

example:Where is the man

a.He is at a drugstore.           b.He is at a department store.

c.He is at a doctor’s office.    d.He is at home.

应试者听到的内容为;Besides my prescription,I need some toothpaste,a bar of soap,and some aspirin。此题的关键是drugstore一词。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任何熟悉美国社会文化的人都知道drugstore是美国所特有的,指出售药品、饮料、糖果及其他日用杂物的“杂货店”。如果听话者对此词的文化意义缺乏了解,按中国的文化观念照字面意思单纯的理解为“药店”,尽管听懂了全句的内容,仍然会找不到正确的答案。这是因为英语drugstore与汉语“药店”在语义上有较明显的非对应性。

3.词汇储备不足、固定用法掌握不牢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指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对于必备词汇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口语和写作中,学生可以用学过的,熟悉的词汇代替生疏的词汇,但是在听力训练中,无法进行这样的词汇选择……”因此,听能力对学生词汇的掌握有很高的要求。

如听力练习:I went over to the well and stood on the wooden cover and took the iron handle in my hands.学生听到 iron handle 后感到茫然,不理解iron handle的意思。

(二)理解能力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的联想、判断、记忆、分析、综合等的协同工作过程。判断推理能力在交际中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听者理解对话者的意图或言外之意,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差。有些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虽然听懂了词的认知意义,却仍不理解话语交流的内容。

如:w:What did you think of yesterday's film?

m:Well,I left when the film was only half way through.

q:What was the film like according to the man?

a.interesting   b.relaxing   c. unfinished   d.disappointing

本题即考查获取重要信息和理解隐含意思的能力,根据答句中电影演到一半时中途退场即能判断出电影很乏味,令人失望,答案为 d

(三)心理因素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听英语的潜在困难属于心理障碍,总感到被动、无把握,因此过分紧张。听的时候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大意上而不是细节上,正在听的而不是已听过的。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到严重影响。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效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

听力材料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语音知识、语言知识、日常交际用语,文化背景知识等等,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很多。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首先,应从入门开始,就要认真教好音标。其次要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培养。第三是有目的听或为了把握整体的听,或为了理解某些具体信息的听,最后,要不时进行语速适应练习。训练时要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在听力训练时,要力求做到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课上精听,课下泛听,精听抓“质”,泛听抓“量”。

(二)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

听力训练应贯彻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每周定时抽出一定时间集中进行听力训练,做到“常”听但不“长”听。

(三)听、说、读、写相结合

1.听、说:在听完一段录音材料后老师可以就所听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把听与说有机结合起来,以说促听。

2.读: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纠正自己的发音,培养语感。增强语音的连惯性,以便快速理解所听内容。

3.写:即听写,听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传统活动,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所学材料的部分词组,短句,或时间,地点,事件,或重要段落进行听写,平时训练学生听的精确度及写的速度。

(四)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习惯,扩大知识面,特别要注意中外文化差异。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听前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定要放松心情的去听。

2.听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听好每段材料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因为这两处是情景信息集中的地方。

3.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应迅速整理和回忆所听内容,耐心检查、核对,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答案做出判断。

总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与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诸因素都有密切关系。为了有效提高中学生“倾听”的效果,教师往往根据不同的听的目的采用不同的听力策略,研究这些策略,对于改进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和训练一定会有重要启示。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教法的改进,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引,才能更加积极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为英语教学打下牢固的基础。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