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实验小学校 1337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育人理念、授课方式,以此更好地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升教学效果。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时兴的一种育人理念,对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拓宽育人路径有重要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教学改革 一、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数学思维素养 数学思想是开展高质量数学教学的基础,其中的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更是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在展开数学教学工作时,我们应重视对数学思想的引入,以此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让他们能透过数学问题的表象看到数学思想的内涵,提升其学习效果。古今中外很多数学家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数学思想展开了验证,并充分证明了其逻辑性、先进性等特点。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兴趣倾向等因素,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以此帮助其更好地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内化,为其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开展“复式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小学生首先需要对相应的数据展开分析,找到其中有用的数据信息,而后方可将其制作成统计图,以此让数学问题变得更为直观、生动。通过学习本部分知识,小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将抽象知识转为具象知识,还可使其对数形结合思想产生深入理解,长此以往,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数学思维素养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二、结合日常生活,提升解决问题素养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不能将小学生培养成解题机器,而应重点关注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吸收,这样方可使其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与内涵,从而借助数学知识解决各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发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从而增加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助力其解决问题素养发展。 例如,在开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为小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并为他们提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助力其完成知识学习。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我们应保证情境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调动自己的已有认知,从而更为高效地完成对陌生问题的探索。比如,我们可以创设一个菜市场买菜的情境,通过带领小学生计算不同菜价,使其透过丰富多彩的生活问题,发展自身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能,促使其解决问题素养得到更充分发展。 三、结合建模思想,培养空间想象素养 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建模思想应受到教师的重点关注。在开展育人工作时,我们可以尝试从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入手,以此不断强化他们对数学图形、几何体的认知,从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开展图形类知识教学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小学生针对图像的位置、形状等展开分析,而后鼓励他们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探究图形在空间中的变化,以此助力其空间想象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开展“轴对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為小学生展示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轴对称变化,让他们能够通过动态的视频,更为直观地了解轴对称的内涵与特征,这样还可在无形中发展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结合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精神 数学精神是数学文化的核心,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小学生的数学精神将会得到有效锻炼。为此,我们在开展授课时,应重视对数学史的引入,以此帮助小学生更为深入地发掘数学精神内涵,让他们从数学史的变迁,体会到数学家的优良品质,帮助其形成科学探究、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数学精神,助力小学生获得更全面发展。 例如,在开展“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一经典问题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入《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问题,并为小学生讲解其解法。通过这一方式,除了能帮助小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还可使其了解我国数学历史的发展,从而帮助其形成较强的文化自信,助力其数学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效果,我们可以从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数学思维素养;结合日常生活,提升解决问题素养;结合建模思想,培养空间想象素养;结合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精神等层面入手分析,以此在无形中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于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18. [2]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7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