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的分析--作者:肖玫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的分析--作者:肖玫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普安小学校     628300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美术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寻找积极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课外写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创新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美术作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美术技能,探索美术的奥秘,用自己的双手创作出奇妙的作品。

1.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阶段的教育之中,有效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于美术的探索欲望。例如,教师在进行“我设计的未来建筑”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外的各种著名建筑,如我国的故宫,西方的悉尼歌剧院、哥特式教堂等,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提问学生对于这些建筑的感受,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的结构和布局,然后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想象中的未来建筑设计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作品,但是不能全然照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纸壳、塑料等材料制作自己想象中的建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将想象中的事物变成现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通过课外写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美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却又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再创作[1]。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外写生,使大自然中的一切景物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这是美术创作源源不断的素材。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独特的、奇异的美,并进行无边无际的想象与创作[2]。在大自然中,学生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在广阔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创作,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场所,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外写生之前,需要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使每一个小组的组长认真的监督组员的学习,并且在互助中完成写生。教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美术创作。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每个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在于美术这门学科上付出的努力也不同,造成每个学生之间的美术能力各有高低。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无法做到一对一的精准教学,很难将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但是,小学生天性爱玩,特别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多人游戏。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美术教学,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使学生在其他小组成员的带动下,激发创新的意识,发展美术创作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根据一个主题进行美术创作。一个小组中的成员共同绘画一幅美术作品。例如,教师可以将绘画主题定为“动物园”,然后让每个小组成员画一个动物,从而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动物园。当一个美术水平较高的小组成员画了一只威猛的老虎之后,其他的小组成员也按捺不住加入绘画的活动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

4.     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教师会产生较强的信赖感,对于教师的评价十分重视,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3] 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教师积极的评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不辜负教师的期望。例如,教师在进行“我设计的一本书”的教学时,可以询问学生喜欢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使学生确定自己的创作主题。教师可以在学生设计时进行必要的指导,促使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一本书。在学生设计完之后,教师可以将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并给予这些创作的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同时,激励其他的同学努力学习,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5.     结语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创作出独特的美术作品,并促进学生想象力、观察力和个性的发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美术教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课外写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侯欣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116.

[2]丁玉林.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9(08):87.

[3]潘苏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96.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