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作者:袁馨雅

浅谈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作者:袁馨雅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   625000

 

 

摘要:伴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开始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且在改革之后,国内对于地理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于教学方法也进行了丰富,例如情景教学法就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同时取得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可。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进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提升学习效率,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符合生活情境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情境创设;初中地理

地理属于理论和生活中现象结合较多的一门学科。虽然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有广泛的世界地理和洋流分布等教学内容,但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是应该要通过贴合生活的情境教学去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地理的过程中引入生活的方式去开展教学,继而引导学生发散自身思维,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的地理学习之中,了解到地理学习的魅力所在。而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教学实践活动去开展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是极为重要的。

一、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就初中地理而言,其涉及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较为广泛,且其教学内容更具有抽象性,而这也是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所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初次接触地理时总是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合理利用,将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晦涩难懂的知识进行常识化,进而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困惑,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方面的地理知识[1]。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处于青春期阶段,如果教师知识一味的采用传统教学中记忆的方式让学生去进行学习,就容易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中采用一个高效的情境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帮助理解地理原理。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地理课程教学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想,将身边一些常见的素材和地理知识联结起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2]

比如:教师在对天气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涉及到沙尘暴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和扫地的情境进行联系,鼓励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沙尘暴,以及沙尘暴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等等问题,通过扫地的过程来对沙尘暴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还能够促使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最后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对西北地区容易产生沙尘暴的原因进行下总结概括。而在对台风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同学们和小时候玩的陀螺进行联想起来,陀螺需要人用鞭子抽才可以旋转,然后就让同学们联想一下台风需要什么给他施加一个力才可以旋转?然后怎么样才会让台风减弱?等等问题。

2.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有许许多多的地理现象都是可以通过实验去进行模拟操作的,并且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具体的对现象进行观察,也便于学生对其中的概念进行理解,进行帮助学生更好的总结出相关的结论。

比如,在对地球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实验设施,例如一个地球仪和一个手电筒。在开展实验时,教师可以首先转动地球仪,通过地球仪的转动来模拟地球的运动,随后再从南北两极对地球的自转状态进行观察,例如自转的方向等等。最后再适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对地球进行照射,让学生对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等光圈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昼夜更替的原理,并在演示结束之后鼓励学生上台进行实验。通过这种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突破。

3.创设地理知识回归到生活中的情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以致用不论是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同样如此,在新的地理课程教学标准中提出,强调地理教学要和生活实际进行联合,着重关注学生在面对地理现象时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存活能力[3]。例如,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生的海啸,导致多达30万人的伤亡,然而其中的一个英国家庭,由于孩子在课堂上曾经学习过海啸发生的相关征兆进而进行了提前预警并逃离。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比如:学生在完成了对地图的学习之后,要求学生能够对基本的地图比例以及指向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也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考察,例如让学生对学生进行平面图的绘画,进而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将地理课程教学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并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现象进行关联,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验去对地理教材中的一些难懂知识点进行模拟操作,通过直观的表达方式去促进学生了解。并着重关注学生在面对地理现象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存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桂香.创设生活化情境 让初中地理教学接地气”[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3):78-80.

[2]张金珠.基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A3):133-135.

[3]郑志强.浅谈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2021(13):91-92.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