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分析--作者:徐慧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分析--作者:徐慧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鹤龄小学校                  628309

 

【摘要】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艺术也来源于生活中。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大量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小学学习中,语文作为重点学习科目,其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也有很多种。比如:阅读理解;写作;字词;朗读等这些重要内容的教学。朗读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上有很大的影响,练好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进行很多优秀文章的朗读,才可以逐渐为语言表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学生审美情趣;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顺应社会的改革发展。新课标的全面改革,教育也迎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工作上迎来了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作为语文中的一大重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创作能力。教师在教育中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个人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本篇文章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这一话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总结出良好的策略。

1.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现状问题

1.1朗读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在小学与文中,教师大多数时间注重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会特意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不会为了审美情趣的发展花太多时间在朗读教学当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没有很大的认知感,在课堂中没有特别去引导学生朗读方面的知识内容。在日常课堂中,教师只是点名学生对某一段文章或者题目进行朗读,只是简单地阅读以下,没有去教学生如何发音和感情色彩上的培养。教师在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课本中文章的内容,花很多时间教学生去理解文中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让学生去体会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没有让学生去朗读文章,去用自己的感情进行对文章的朗读,来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会;留很多时间给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师会挑一些有用的或者需要学生加强记忆的部分内容,邀请学生进行阅读,教师会根据成绩来请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进行朗读表演,这就扼杀了很多喜欢朗读的学生没有表演的机会,在他们对朗读的兴趣上也会带来影响,教师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对朗读的学习逐渐变弱,不利于学生小学的语文发展[1]。

1.2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较少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留给学生进行复习或者课文朗读的时间较少,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很多时间去朗读文章,让学生没有养成朗读的良好习惯。语文学习中,很多知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积累,通过朗读大量的书籍和优秀的刊物,丰富自己的语言存储量,让自己的写作功底得到提升。就目前现状而言,小学语文教师比较注重课堂时间上的流失,争分躲秒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很少会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朗读。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现阶段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进项朗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给学生平常用来朗读的时间较少,让学生主观认为,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没有很重要,因此不会去认真学习朗读。这对小学生的朗读教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没有留给学生朗读,也没有向学生介绍很多课外的优秀刊物,在学生审美的能力培养上没有良好的效果体现出来[2]。

2.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策略分析

2.1丰富朗读教学的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在朗读能力中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就必须在朗读的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一些改变。一直在课堂中使用那些简单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需要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把朗读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让学生重新爱上朗读。很好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变换不同方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体验不同的教学乐趣,感受学习朗读的快乐,对朗读充满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中的相关教材内容,还可以引入许多课外的优质文章内容带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朗读不同风格形式的文章,也很好的提高了小学生审美情趣,也提升了个人的朗读能力[3]。

2.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中,包含了很多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课堂的整体效率,却忽视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就要进行改变,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地留一些时间用来朗读,让学生有时间去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感。现如今一节课堂时间大约是45分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留15分钟给学生进行朗读,可以在着15分钟中可以朗读自己所喜爱的各种刊物,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进行不同刊物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事情,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个人独特的审美艺术,全方面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在教育中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个人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中的相关教材内容,还可以引入许多课外的优质文章内容带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朗读不同风格形式的文章,也很好的提高了小学生审美情趣,也提升了个人的朗读能力,培养个人独特的审美艺术,全方面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维萍.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2):6-8.

[2]王倩.课堂有味是书声——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对策初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9):19-20+22.

[3]欧阳铃.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20.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