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双减”进行时  书香弥漫处 ——推进“整本书阅读”琐谈书香弥漫处--作者:徐宁

“双减”进行时  书香弥漫处 ——推进“整本书阅读”琐谈书香弥漫处--作者:徐宁

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五小学  710000

       

  整本书阅读是一项长久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读整本书的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整本书阅读读什么,怎么读,怎么指导阅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上好三种课型,诱导学生爱读书

  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书目,是与课文学习密切相关的整本书。 快乐读书吧中指定或推荐的整本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难易适度。作为语文老师,应充分认知快乐读书吧的编排特点与功能定位,将课本学习与整本阅读进行并立共读,通过合理确定阅读内容、整体规划阅读进程、精心设计多种课型、科学拟定评价内容,进而有效地推进快乐读书吧阅读活动深入有效地进行。  

快乐读书吧以师生共读的形式展开阅读活动,要精心上好三种课型:

  1.导读课。整本书导读课,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整本书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捕捉内容特色,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素材,烘托阅读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快速产生阅读期待,静静地享受阅读,沉浸其中。去年,我所在的西安高新五小名校+教育联合体举行整本书阅读启动仪式,一位老师执教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整本书导读课,他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个人旅游出行的交通工具不是汽车,也不是火车,不是高铁,也不是飞机,是一只鹅。没错,是一只鹅!他骑着一只鹅旅行的。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点燃,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是谁?怎么能骑着鹅去旅行呢?鹅会飞吗?即便鹅会飞,怎么能驮着一个人去飞呢?简短的几句导语,就将孩子们拉入童话情境,激发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内容、阅读精彩情节、推测故事发展,学会跳读寻找答案……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玲老师在点评中也肯定了这节课设计巧妙,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生课堂生成丰富。

  2.交流课,也叫推进课。阅读交流课是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每一次交流的主题,教师要依据书目的特点,整体规划。如果阅读故事类的书籍,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内容、主旨等,具体到不同的故事,交流的关注点还需各有侧重。阅读童话故事,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移情体验;阅读神话故事,则要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阅读寓言故事,则要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故事与道理的内在关系上;阅读小说类的书籍,则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描写,掌握小说的阅读策略;阅读科普类的读物,则要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特点、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科学精神。

  我校在举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有位老师执教了《十二生肖》的绘本阅读,以趣讲故事为主线,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将绘本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进行融合,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讲一讲、演一演的方式,一步步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之中,关注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到了极高点。

  3.分享课,也叫展示课。一般会安排在一本书读完之后。在内容上要体现指导学生整体理解、整体回顾的特点,指导学生梳理自己的阅读历程,发现自己的阅读遗憾,呈现自己的阅读收获,把个人的阅读收获,变成集体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智慧。

  在形式上,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灵活创新,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分享读书经验,可以以口头形式呈现(与口语交际课整合)介绍读书心得,或者进行好书评价、好书推荐、就书中的观点即兴发言或展开辩论等;也可以以书面形式呈现,如专项展览(读后感、缩写、梗概、人物档案、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综合展览(思维导图、手抄报、海报等);还可以以综合活动的形式呈现。比如班级、学校的语文月 读书节中的图书漂流、话剧表演等。

在学校每年一度的语文月活动中,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包公审驴》《汉字王国》《谁是大英雄》《小水滴找家》《谁的错》等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其中《汉字王国》《谁的错》《谁是大英雄》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

  二、注重阅读策略,指导学生会读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琳老师和她的团队经过研究探索,总结出小学生常用的一些阅读策略。我们通过学习、借鉴、实践、验证,把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应用于阅读指导,真正让孩子们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学会了阅读整本书。

  1.预测。所谓的预测就是根据书名、插图、目录或者内含的文章线索,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已有认知,对文章的内容和发展作出假设,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寻找资料,检验自己先前的假设是否正确,并不断形成新的假设,带着新的假设继续阅读。

  预测一般放在导读课上,因为孩子没读过,所以就会经常让孩子去猜去想。以《吹小号的天鹅》为例,可提问:天鹅是怎样学会吹小号的?它为什么要吹小号呢?它的小号哪里来的?这就是一种猜测,在这样猜测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

  2.联结。就是把眼前的文字与曾经见过的事物或读过的书,整合、串联起来,寻找他们的内在联系、前后内容的联系、书中人物的联系、一本书跟另一本书的联系以及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眼前文字地一种思维活动。书和生活的关联往往是最多最密切的,比如《小狗的小房子》这本书,读完后让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狗这样的朋友吗?为什么?你想对小猫说什么?使孩子懂得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像化。这是最常用的阅读策略之一,是读者在阅读时根据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文字立体化、色彩化、图像化,使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图像,而帮助自己更好的思考和理解。  

4.提问。在阅读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就会在存疑处进行思考,在阅读中寻找答案。边读边问能够促进思维地发展,让阅读者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对人物、对事物、对周围世界形成独到的看法和观点。

  5.统整。即借助书中的线索,将相关的知识及零散的细节串联起来,进行整合,抓住故事的主要任务、关键情节、发展线索来组织教学。一本书,人物很多,内容很多,不可能都讲,也不可能把一本书,每个故事细节统统地讲。比如《小猪变形记》,它的发展线索一定是,他看到了谁想变?变到了什么程度?怎么变?结果怎样?这就是抓重点,抓关键的情节。而对《淘气包埃米尔》的统整,以请你给埃米尔列一个淘气排行榜则可。

  6.比较。根据内容、插图、作者或者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自己或他人的阅读经验进行比较。如同一主题的比较:若几本书中的主人公都是狐狸,可以比较这几个狐狸有什么异同?外国作家笔下的狐狸和中国作家笔下的狐狸有什么不同?外国人通常认为狐狸特别美好,特别可爱。而中国人往往认为狐狸是狡猾、奸诈、狐媚的。还可以进行电影和书本的比较:可以将书本改编的电影推荐给孩子看一看,比较发现两者的不同,或许能指向深层次的思维和审美。

  7.推论。优秀的阅读者,常会边阅读边和文本互动,它会根据故事的线索,和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不断推测故事可能的发展和结果,从中获得阅读的快感,这种从已知推出未知,在具体语境中,根据已有信息,创造出新的信息的思维过程,即称之为推论

  8.转化。读书常常会触发我们对现实的思考,以致改变我们固有的对自己、他人、周围世界的看法,形成新的认知。这种新的认知可能与作者吻合,也可能与作者相异,于是,读者借由阅读构建了这种新的认知,就会渗透其思维中,形成生命密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在生活中的选择和决定。这就是转化,所有的阅读都有转化。有的孩子读完《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后,明白了幸福和奇迹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劳动获得,而不能不劳而获。如此,在读书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改变言行,这就是转化。

  9.监控。与书中的文字对话、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选择适当的阅读策略,并对阅读策略的使用做出自我评估及调整的过程,就是监控的阅读策略。如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要理解文本的意思可能会有些困难,可以借助注释理解,也可以读一读其他版本的白话文故事,在白文对照中帮助了解故事内容。其中在学习溺而不返这个语句时,可以采用图像化的策略去理解,想象女娲溺水的画面,理解女娲的心情,与大海的对话,填海的过程等,从而体会精卫坚忍不拔的精神。

  不管有多少种课型,无论摸索出多少个策略,这终究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学生拿起书来读,真正读进去,做真正的读者。

  三、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读好书

    在引导整本书阅读中,老师应该身体力行,首先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比如老师常常读书给孩子听,倾听孩子们的读书,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喜好,引导孩子趁早读书。别看做的这些小事,对提高孩子读书兴趣,培养阅读能力都是不可低估的。

  其次,我们教师有推荐阅读书目的义务,要经常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优秀书目。整本书是包罗万象的,这里所说的整本书,除教科书所涉及的和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阅读书目之外,教师要经常推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一些新书。要去粗取精,推荐给学生一些中外、古今名著及优秀书目,或整本书,或节选、篇段。不仅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更要逐渐培养他们的鉴别、欣赏、批判能力,让孩子读好书。

    让我们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捧起书来阅读,一路轻嗅阅读的芬芳,伴他们成长。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