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宏景小学 710000 “心中有爱,怎么教育都不为过!”这句话,是校长在第一次教工大会上给全体宏景教师寄语中的一句话。当时听完就感慨万分,没想到开学后一个月所经历的,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 干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没想到今年接任的一年级,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不得不迎接新的挑战。面对45张陌生的小面孔,我感到责任的重大,任务的艰巨。这45个孩子不光性格迥异,而且在习惯、认知、积累各方面都有云泥之别。他们有的是高干子弟,有的是附近村民的孩子,还有的是个体劳动者的小孩。但我内心清楚的明白一点:作为老师,必须得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和信赖每一位学生。对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个性、相貌的学生必须做到不偏心、不偏爱、无偏袒、无偏见。 然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起特例,让我意识到有时候还真的不能绝对的“平等”。 童童(化名),男孩,记得开学第一天这孩子就捂着肚子给我说他肚子疼,我见孩子面容平静,于是问孩子能不能忍受到放学?孩子立刻流露出痛苦的神情,当时因为不了解他,又拍万一耽误了人家孩子,就给家长打电话。可就在我打通电话的那一刹那间,童童突然两眼放光,而电话已拨通也不便再说什么,就顺利将他送到妈妈手中。当天晚上我不放心,便打电话询问其家长孩子回家后的身体情况,家长说没什么,回家后就不疼了。依据当时我拨电话时孩子的神情,这个结果自然在我的意料之中。 结果到了第二天,那孩子又故技重施,有了第一天的“教训”,这次我没有答应他。他自己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草率。然而他显然很不甘心,没过一会儿又跑到我跟前,说他肚子疼是因为早上体育课喝了凉风,我心生疑虑,这么热的天,哪来的凉风?我让他再待会儿,等实在忍不住了再说。这孩子马上脸色变了,失望中有些愤怒,难过中有些憎恨。但不管他心里是什么滋味,我可以断定他一定是在撒谎。就这样一直相安无事也到了放学,期间他也没再提说过肚子疼。按职业习惯,晚上我照例给他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家长果然说孩子没有肚子疼,我在放心的同时,心里还有点小得意,心想:就你一个六七岁的小毛孩,还想来骗我? 到了第三天,不知道是因为前两天的谎言被我识破,还是因为自己的愧疚,孩子在学校很不开心,终于到了下午,他哭了,他说他在学校没有朋友。我马上安慰他说:你这么聪明,大家一定愿意和你交朋友,你主动点吧!就这样他很快结交了一群朋友。 到了第二个礼拜,他又哭了,说他想妈妈。我赶紧安慰道:马上放学了,又抱了抱他,见他不那么难过了,就让他回座位了。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心里也长长喘了一口气。 接下来,他仍然以各种理由不想上学。一会说想妈妈,一会说想爸爸。家长每次送他到学校,他天天在学校门口哭,就是不进教室。即便进了教室,他也会趁人不注意偷偷跑到保安那里去,一待就是一整天。这期间我没被少吓坏,突然间一个孩子不见了,谁能担得起这责任?之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到保安叔叔那里去?他告诉我,保安叔叔可以抓坏人。我问他:校园里哪来的坏人?你看咱们班的小朋友在教室里学习、玩耍、吃饭、睡觉……多开心啊!他冷冰冰地回答我:我不喜欢。 顿时我嗅到问题的严重性,说实话,从教二十多年,我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孩子,我对于孩子在习惯养成方面是很严格,但也是宽严相济,比如说:常规训练时,谁因为调皮不听管教而受到批评,接下来我会想办法从别的方面找理由再表扬他,绝对不会让孩子带着不愉快回家。何况童童这个孩子本来就遵守纪律,上课听讲专注度也高,书写规范,可以说上课他得到的只有表扬,没有批评。思来想去,不想上学的哪怕是班里任何一个,也不应该是童童。从教生涯中,我曾扭转过几个孤独症、自闭症、狂躁症的孩子,但症状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一个男孩子,怎么会那么懦弱,整天哭哭啼啼的?还不如一个女孩子坚强? 我再一次和他家长进行了沟通,让他好好问问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孩子似乎也说不出什么,而且说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挺好的,但他就是不想上学。我问在他幼儿园时是怎么度过的?家长说也哭过好一阵,之后老师抱一抱,哄一哄就好了。要知道幼儿园和小学是不一样的,幼儿园的老师可以天天抱着你,小学老师不可能天天抱着你啊!即便可以天天抱着你,你好意思吗?而显然,症结可能就在这里,他可能需要的就是老师的“特别关照”。 直到有一天,值周生告诉我,老师你们班有个孩子不进教室,在学校门口使劲哭,他说,老师太凶了,老师骂他。他不敢进教室。我听到这话,一时间又气又冤。我以人格保证,我们班的所有老师不可能骂人。要说凶嘛,哪一个当老师的面对熊孩子不批评?但童童又不是调皮的孩子,何况他天天在学校门口哭,早已是“明星”了,哪个老师还敢批评他?我再一次联系到他家长,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讲道理,安慰他,劝导他。他也承认自己撒谎了,或许是前面他能想到的理由都说完了,不得已才想出了这个理由。 但接下来他又找出新的理由,说他整天哭,现在又撒谎,他更不敢进教室了,他怕其他同学笑话他,仍然哭闹着不上学。 不得已的情况下,家长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最后家长也没有明确说结论,就说医生通过问话觉得这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我赶紧在网上搜集相关信息,这类孩子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产生恐惧,不敢去面对,所以便会采用各种理由来逃避。 联系童童前面的种种表现,我觉得医生说的不无道理。但往往这种情况,你越是强迫他可能越会适得其反。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采取了冷处理,他来了就来了,不来就不来。因为我也是想让他体验一下别人都在上学,他一个人无所事事,也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没有改变的是他依然天天哭,这期间学校里多一半的老师都认识了他。家长也快要崩溃了,决定给孩子请长假,我坚决制止,一旦请长假,等于承认孩子是特殊儿童,而且这之后还牵扯学籍等一系列的问题,当然这事也给学校领导汇报过。我们一致认为孩子目前这种情况可能单靠经验是解决不了的,还是请专业医生再做进一步的诊断,如果有需要学校这边帮助的我们全力配合。 思来想去,和孩子家长达成一致,检查诊断期间还是坚持送孩子上学,不上学肯定不行的,何况孩子在智商、行为方面又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心理上适应期较一般孩子慢一些而已。 之后,这孩子在保安室待过,在教导处也待过,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啊!保安有保安的任务,教导处主任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我哪能忍心打搅他们?这天他奶奶强行把她送到我手中,我拉着他的手,他撅着屁股往教室外面退,说实话,看到孩子那样我很难过,从教二十几年我真的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孩子。 我看他实在不愿意进教室,就领着他到楼道的一个拐角,再一次蹲下来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进教室?他愤怒地说:我不喜欢你,也不喜欢上你的语文课。说实话,听到这一句话时,我顿时尊严扫地。不敢说我教过的学生都特别喜欢我,但至少没有讨厌我的,而现在,眼前居然有这样是学生直言不讳,这得多讨厌我,多恨我,多么对我忍无可忍才能鼓起如此大的勇气表达自己的心声啊!一时间我感觉自己失败得一塌糊涂!孩子此时情绪激动,做老师的不能失控。 于是我硬是强忍着内心的波澜,微笑地对他说:那你告诉我你讨厌我什么?你第一次当我的学生,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反过来,我也是第一次当你的老师,肯定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提出来,老师可以改正,争取做一个你喜欢的老师。没想到他毫不留情:不想再给你机会了,我就是不想上你的语文课。看他如此坚决,我也不敢再执拗,害怕他再哭。我赶紧换了一种思维:好,我允许你不喜欢我,是这样,不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咱就不上了,我领你去别的班级上别的老师语文课,咱不能把课程落下啊!说老实话,说这句话时,我也是捏了一把汗的,万一他愿意了呢?岂不是后面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了呢!谁知他立刻反驳道:不要,我讨厌所有的语文课!我又劝慰他,那第一节语文课咱不上了,第二节数学课进教室上好不好?他马上又反驳:我也讨厌上数学课,每天不是语文课就是数学课,我也讨厌!听到这儿,我再一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来孩子哭闹不进教室确实不是老师的问题。 作为老师,可能是职业习惯,正因为要坚持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性,所以往往苛责自己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孩子。反过来也会习惯成自然,在老师的眼里每一位孩子都是正常的孩子。但往往现实生活中又确实存在一些和正常的孩子有那么一点点差异的孩子,我们必须得“特殊”对待一下。而在这之前,必须了解孩子的症结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 结合前面孩子的种种表现以及医生的初步检诊,我感觉这个孩子的确是需要特别关照才能填补他内心的恐慌和焦虑,于是我对症下药,通过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下了多少功夫,好不容易平复了他的心情,渐渐地发现他看我的眼神似乎也亲近了许多。我趁热打铁,和他商量:你现在所有的要求,老师都可以答应,但你得帮我一个小小的忙,老师上课时你给我当小助手,谁发言精彩,谁坐姿端正,谁听讲认真,你帮老师奖励他,怎么样?他没有反对,顺从的跟着我走进了教室。 因为之前早已和其他孩子们悄悄说好了,当童童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说,童童今天特别勇敢地超越了自己,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小英雄,他想和你们做朋友。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表态,我也愿意和童童做最好的朋友。那节课,气氛相当热烈,用我们实习老师的话说:孩子们参与度特别高,她作为听课老师都想举手发言。 下课后自然有不少孩子围在我跟前抱着我说:“王老师,啥时候还有语文课?”“王老师,我最喜欢语文课了!”我偷偷将目光转向童童,他的小眸子里也闪现出了久违的欣喜,这是他赖着不上学十几天后第一次走进教室,也是他上的第一节语文课。之后的这一整天他都乖乖的跟在我后面,而且下午上学来没有再反抗,老远跑到我跟前和我打招呼。 之后的日子都是这样在愉快中度过,慢慢地他也愿意上数学课了。 虽然目前孩子还没有完全融入到正常的学校生活之中,孩子的习惯、情感培养也还在继续中,但至少可以看到孩子们都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作为我们老师的确应该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学习上不适应,生活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那难怪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之谓“断乳期”,作为班主任,做好这个过渡期尤为重要。 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的甚至严重到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甚至还会以自己狭隘封闭的见解去猜测老师和同学,只要稍稍不如意,或者不被关注,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严重伤害,他们就会变得自我封闭。童童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症结就在于既自卑又自尊心强,缺乏安全感。要纠正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呵护他的自尊心,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特殊机会,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体验到荣誉感和成功的喜悦,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消除戒备心理和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变得阳光开朗起来。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希望之火苗;爱像一把钥匙,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全身心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培养学生鲜活的心灵。只要心中有爱,怎么教育都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