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新靖镇中心小学 533800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很重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而阅读水平一直提高不起来,也是语文教师们揪心的问题。心理学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学生对阅读没兴趣,乏味,因此,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创造了新的生命,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训练,它既关注工具性更关注人文性——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信息技术下进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理论联系实际,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与息技术结合,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基础,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技能,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广西人教智慧教学平台”信息技术,将阅读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劳为逸, 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以激发学生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应该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始终,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这就是要求语文老师们本着打好基础的责任心,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外,确确实实地把好阅读指导关,阅读质量关;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读课文要理解其中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过程。读书的主要目的是读懂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迪?初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很少去品味每一句所包含的思想价值,只有初读的感受,才能产生深厚的兴趣,只有反复的阅读,学生们才读出文章的精髓,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利用信息技术,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们置身于文本、情境中,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与信息技术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应抓住学习良机,与信息技术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听、说、读、写上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早起读,书写认真仔细,敢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语言表达等习惯。课堂上,结合信息技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阅读能唤起他们情感共鸣,产生强烈朗读欲望,对他们阅读的技能技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增强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信息技术展示,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记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在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养成做各类读书笔记的习惯,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工具书可以迅速解决随时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因此学生应养成随手查阅工具书的习惯;阅读卫生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中,与信息技术结合,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信息技术创设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在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创设创设情境,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深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学习过程中,教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信息技术,给学生表现平台,并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对语文产生兴趣,就把语文学得好。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教师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法入手,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就会稳步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追求和探究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应为此竭力奋斗,让语文教育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