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教师在幼儿操作活动中的作用--作者:赵洋菲

教师在幼儿操作活动中的作用--作者:赵洋菲

  新疆阿克苏市新城区“双语”幼儿园   843000

 

摘要:喜欢动手操作是幼儿的天性,因而在科学、手工制作、数学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具,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组织幼儿开展操作活动,将操作活动落到实处,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主动去学习知识、发现知识、探索事物、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如何组织好幼儿的动手操作活动,发挥其教育功能呢?下面,就来谈一谈:

关键词:教师;幼儿;操作活动;材料;作用

一、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在操作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要注意给幼儿提供的材料不能过于简单,这样幼儿很快获得了结果,掌握了知识,幼儿就会失去探索的动力。如果过难,幼儿的操作兴趣就不高。比如:大班计算课上,教师出示数字“7”,在讲解了“7”的组成之后,让幼儿从许多卡片中找出数字“7”,进行“7”的分解的操作练习,由于幼儿已经掌握了数字“6”的组成和分解,再让幼儿进行数字“7”的组成和分解的操作练习,对大班的幼儿来说,不但十分苦燥,而且又过于简单,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点也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好。另外,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材料要齐全,要保证幼儿人手一份,否则就会影响幼儿探索的结果。比如:在一节《有趣的的磁铁》科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先引导幼儿在教室桌面上玩一玩磁铁,用磁铁碰一碰各种物体,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感知和探索“磁铁能吸住铁或铁制品”这一奥秘,并指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再进行演示、总结。然而遗憾的是由六个幼儿一组围坐的每张桌子上只有三块磁铁,大家你争我抢,不但影响了操作活动,而且导致幼儿无法获取操作结果。因而在操作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提供安全、卫生的各种材料,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动手操作活动之中。幼儿通过亲自实践和探索,得出结果。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探究的愿望,提高幼儿的操作活动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因材施教,照顾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操作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材料,恰当的内容,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比如:在小班美术手指点画《桃花朵朵开》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二幅范画,一幅是桃树树杆是红色的桃花,一幅是桃树树杆上有粉红色的桃花,还有桃树树杆,5个塑料调色盘(内放红色和粉红色的水粉颜料)。每组一块小湿抹布,每张桌子上铺有旧报纸。教师分别蘸上粉红色和红色的颜料在桃树树杆进行示范演示。请幼儿欣赏,随后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不同的颜色来装饰桃花的5朵花瓣。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蘸上颜料用手指按在桃花树上,不要在纸上乱抹、乱按。当幼儿还想用另外一种颜色点桃花时,教师提醒幼儿用湿抹布擦手,在继续进行练习。并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看谁的桃花树上画的桃花最多,最好看。在操作中,幼儿自由选择颜色进行装饰,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二种颜色进行作画,能力差的幼儿用一种颜色作画就行了。这样,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圆满的完成美术作品,幼儿十分欣慰。再比如:在美术活动《有趣的落叶》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秋季的特点,把幼儿提前捡到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的落叶拿出来,请幼儿观看教师用树叶装饰的“金鱼、蝴蝶、蚂蚁”等美术作品,然后启发幼儿说一说:“你们喜欢这些作品吗?你们想用树叶做什么呢?”接着教师一边操作一边示范讲解如何装饰“金鱼”的方法。先选取一片红色的树叶,用剪刀剪成椭圆形,作为“金鱼”的身体,在剪二个圆形的小圆,当做“金鱼”的眼睛,然后选三片柳树的叶子作为“金鱼”的尾巴,一条美丽的“金鱼”就做好了。幼儿看见教师做的“金鱼”十分漂亮,也产生了强烈的制作欲望。于是教师把树叶分发给幼儿,启发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装饰的主题,选择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先进行修剪,在将树叶组合起来,摆出造型之后,再进行装饰。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发现有的幼儿做的“金鱼”,身体和眼睛大小比例不协调,有的幼儿做的“蚂蚁”身体脱节。发现问题,教师提出建议,请幼儿进行调整,重新装饰。经过幼儿的努力和教师的指导,大部分幼儿都用树叶装饰出了不同的作品。而能力弱的幼儿,由于动作慢,不能在课堂上及时完成作品,此时,教师一定不能指责他们,要有耐心,给幼儿留有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时间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鼓励幼儿向能力强的幼儿学习,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只要幼儿慢慢掌握方法,一定能圆满完成作品。这样,幼儿的自尊心就不会受到到伤害,幼儿也能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总之,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发现疑难并给予及时指导,不仅能教会幼儿操作的技能,让幼儿获得操作结果,而且能给幼儿带来快乐。

三、精心组织,将幼儿的操作活动落到实处

在操作活动中,首先教师要参与到幼儿的操作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要鼓励幼儿自由自主地探索,让幼儿通过实践,自己得出结果。比如:在《认识布和纸》的活动中,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张纸,一块布,让幼儿在剪剪、摸摸、折折,甚至在揉搓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认识纸和布的不同特征。教师不把答案告诉幼儿,让幼儿通过操作,得出纸易折,易折破的特点,布揉软、有弹性的特征,同时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区分纸和布的不同。提醒幼儿看图书注意不要撕图书,穿衣服要注意保持清洁。其次,教师要做个细心的旁观者,来回巡视幼儿的操作。当发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顺利度过难关。比如:在科学活动《认识蔬菜》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对桌子上的菜进行分类。让幼儿把吃种子、根、茎、叶和花果实的菜分别归为一类。幼儿在归类操作时,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对青椒犯难了。有的幼儿拿在手中不知所措,有的幼儿放在吃种子的一类蔬菜中。这时,教师就应该让幼儿把青椒掰开看看,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结果。再则,在操作活动中,由于幼儿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幼儿操作中的表现和能力的强弱提高或降低要求,灵活调整教学目标。比如:在用纸折《照相机》的活动中,许多幼儿在教师指导、示范、帮助下仍不能完成,教师就让幼儿《折衣服》,在“折衣服”熟练的基础上,以后再学习折“照相机”,幼儿虽然没有完成原来的学习任务,但也没有失去动手操作的兴趣和动力。最后,在操作中,对难度比较大的操作活动,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充足的练习时间和机会,鼓励幼儿反复尝试和实践,学习记录结果。比如:在科学活动《看谁跑的快》的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幼儿在桌面上进行操作,讲出自己探索的结果,然后又带着幼儿到户外继续练习操作,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动手操作中,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分享,最终得出结论:“汽车在粗造的地面跑的慢,在光滑的地面跑的快”。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记录探索结果。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的操作水平,而且增加了幼儿操作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开展操作活动,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发挥幼儿的潜能,要鼓励幼儿努力探索和尝试,让幼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最终让幼儿获得结果,丰富经验;让幼儿在交流和分享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以此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拓展幼儿的思维,开阔幼儿的眼界,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真正的发挥,为幼儿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