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吼狮小学校 628313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能力比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的影响下,学校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策略 独立思考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具备自己思考的能力,在学习讨论的时候可以积极发挥作用,在面对数学实际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不过分依赖教师,能够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小学生们生性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并且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要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自足思考。在当前的教育背景和社会背景下,更加考验小学教师的教学创新水平,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创新教学活动的策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新数学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所以接下来首先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小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其次分析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必要性 1.1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许多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及生活的习惯。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学生对于思考就会建立一定的兴趣,遇到有趣的现象或者是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学生都会主动的进行思考。无论是在生活活动中还是学习活动中,学生都能够保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对有趣的现象仔细观察,并从中观察学习到一些事情,引发自己的一些思考。在学习中,会认真的观察问题,遇到值得讨论的问题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其中的奥秘。对于学生生活及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1]。 1.2有助于活跃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质较强的科目,对于学生思维的品质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思维较活跃,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散活跃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有多种思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对于类似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轻松的掌握,掌握发散学习的数学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3有助于明确学生学习主体的思想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中心,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部分教师或者学自身忽视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助于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让学生和教师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明白学生才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需求。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1培养学生学习质疑的品质 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质疑的品质,如果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者课本教材上的内容全盘接受,那么学生就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不会主动思考教师讲授的知识是否对错,是否是合理科学,长期如此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思考,如果发现同学在学习中有什么错误也可以指出来,同时如果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不正确的地方,也可以勇敢的指出来,要具备一定的质疑精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比如,在进行数学练习题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故意试错,并且引导学生发现,对于一个人发现指出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学生观察发现错误,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 2.2创新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思考 课堂教学的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更能够自主的学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且主动的思考,但是如果在相对沉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学习学习的热情就得不到有效的调动,学生容易陷入厌学的情绪。所以作为教师要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通过创新教学策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具体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教学策略创新,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微视频教学,通过丰富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通过学习氛围的影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且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二是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教师的提问和问题讨论环节,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小组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会提问小组讨论的成果,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三是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利用课件教学等多设计一些课堂互动提问,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的疑问对教师提出疑问,双向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考[3]。 3.结语 针对小学数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首先介绍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明确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分析了教师可以借助怎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创新教师的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氛围,感染学生自主思考。 【参考文献】 [1]毛世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2):67-69. [2]郑复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2022(01):202. [3]王柳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1(29):164-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