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老师如何对幼儿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作者:毛礼思

老师如何对幼儿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作者:毛礼思
                          新疆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双语”幼儿园               843000
 
[摘要]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粮食,吃饭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从小教育幼儿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重劳动、厉行节约、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为了坚决制止幼儿浪费粮食,从小养成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为了倡导节俭用餐,文明用餐,让幼儿从小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老师开展了一系列节约粮食的各项活动,现在介绍如下:
[关键词] 老师;幼儿;节约;粮食
一、营造氛围,大力宣传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1、在班级大力开展“文明用餐、节约粮食”,营造浓浓的宣传氛围。在班级入口摆设“文明用餐、节俭环保、节约粮食”文明餐桌行动告示牌。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的时间,随时随地向幼儿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2、制订“文明用餐、节俭用餐、节约粮食”行动宣传口号和公约,张贴在班级走廊墙面上。老师教育幼儿“文明用餐”,遵守公共秩序。
3、在班级的墙面上张贴“吃多少、拿多少”、“不剩菜、不剩饭”、“珍惜一粒米,收获一份爱”等主题的宣传用语,提醒幼儿就餐时,吃多少盛多少,老师教育幼儿吃饭时不剩菜、不剩饭、不挑食。另外老师还在班级餐桌上写温馨提示:不剩菜剩饭、不铺张浪费。教育幼儿遵守节约粮食文明公约,文明用餐,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乱倒饭菜。让幼儿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4、发起倡议和倡树新风。班级老师共同制作“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的倡议书,给每位家长发一份,让家长签字并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倡议书包括节俭粮食:不剩菜、不剩饭、不铺张浪费;环保用餐:使用一次性筷子。文明用餐:吃饭时,不能把筷子插入米饭,不能用筷子指别人,夹起食物以后不能放回去,也不能乱翻,不能在长辈之前动筷子,不能用筷子敲呀、剔呀,也不能舔筷子并努力做到讲秩序,不喧哗,讲究卫生,注意形象,文明用餐等。老师通过“文明用餐,节约粮食”温馨提示牌,张贴“文明用餐,节约粮食”宣传口号,制定“文明用餐,节约粮食”文明公约,发起倡议和倡树新风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幼儿深深懂得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在一日综合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从小牢固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老师将“粒粒皆辛苦、文明进餐桌”主题活动融入课程,运用多种形式,教育幼儿努力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例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让幼儿观看视频《一粒米,千滴汗》,学习朗诵古诗《悯农》、《吃饭歌》、《爱惜粮食歌》等儿歌,老师告诉幼儿,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从春季开始播种,给稻田浇水、插秧、施肥,起早贪黑,到了秋季才收割。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一点一滴换来的。通过学习,让幼儿懂得和了解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以此萌发幼儿热爱农民伯伯的思想情感。在科学领域《认识种子宝宝》活动,老师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幼儿通过自己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等实践活动,知道种子宝宝需要阳光、空气和水才能成长,以此感农民伯伯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收获。在美术活动中,老师请幼儿欣赏画展《勤俭节约粮食》,鼓励幼儿通过画一画、粘一贴、剪一剪、贴一贴等多种形式练习绘画,幼儿完成作品,老师让幼儿说一说。并告诉幼儿从小要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要坚决制止浪费行为。幼儿通过练习,既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又增强了节约的意识。在区域活动中,老师请幼儿练习手指印画《我承诺》,教育幼儿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活动结束,老师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大版面中,幼儿一边贴,一边承诺:“我们以后一定会认真吃饭,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粮食的好习惯”。通过开展上述教育教学活动,幼儿不但懂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还养成了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在一日活动中,增强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意识
1、开展《我会正确用餐》活动。老师教育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小手干净。吃饭的时候,要慢慢吃,要细嚼慢咽,要做到讲秩序,不喧哗,要保持正确的进餐姿势,要注意保持桌面清洁、地面无脏物,文明用餐。饭后学会自己把自己的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的良好行为习惯。
2、老师在吃饭前与幼儿进行谈话,组织幼儿观看PPT课件,老师讲述故事《大公鸡的漏嘴巴》,幼儿背诵进餐儿歌,让幼儿明白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此教育幼儿养成节约、文明、不挑食、不偏食文明进餐的好习惯。幼儿吃饭时,老师来回巡视,督促和检查幼儿是否有挑食、剩菜、剩饭,把饭菜撒在身上、桌子上、地面上等不良现象。如果幼儿有这些现象,老师就结合故事内容,从节约粮食的细节入手,教育幼儿要努力纠正自己的不足,提醒幼儿只有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饭剩菜,才能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3、创设“我是节约粮食的好宝宝”的评比栏,看一看谁能安静地吃饭,不剩饭,不浪费粮食,比一比谁的小红花得的多。表扬用餐习惯好的宝宝,并颁发小奖品。这一活动的开展,幼儿之间互相监督,吃饭时特别注意不挑食、不剩饭。这样既达到了幼儿养成文明就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又使幼儿从小树立了节约粮食的意识。
四、密切家园联系,培养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1、老师利用宣传栏、板报、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分别以“节俭用餐、安全用餐、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等为主题,向家长进行广泛宣传,给家长提供各类节约粮食的宣传图片以及各种案例,让家长们了解节约粮食的好处。并向家长发放《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倡议书,老师要求家长按照倡议书的内容,采取各种方式教育幼儿,使幼儿养成了文明用餐,节俭粮食,不剩菜剩饭,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
2、家园密切配合。老师请家长双休日和孩子一起收看一些节约粮食的视频,观看节约粮食的图片,复习巩固《悯农》的儿歌,体验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并要求幼儿在周末放假休息的时候,仍然按照老师的要求,吃饭时严格遵守班级的进餐习惯,让孩子自己独立吃饭,不贪玩、不讲话、不看电视、不挑食、不剩饭,保持愉快的情绪,专心致志地吃饭。家长也做到不给自己的孩子喂饭。家园一致,相互配合,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才能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使幼儿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3、针对班级个别幼儿吃饭磨蹭、依赖性强、浪费粮食等不好的习惯,老师要积极想办法,充分利用班级QQ群,给家长分享名家教育幼儿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的经验和方法,鼓励家长们向他们学习。寻找时间用手机与家长沟通,并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请求家长们配合老师步调一致的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当发现幼儿在班级吃饭有了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并反馈给家长,家长也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幼儿不要浪费粮食,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渐渐改掉了浪费粮食的不好习惯。
为了让幼儿从小养成文明用餐,不浪费粮食,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老师要努力营造“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并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持之以恒,利用各种机会,对幼儿进行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教育,使幼儿从小牢固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长大了保效祖国。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