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探讨--作者:郑安生

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探讨--作者:郑安生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庙小学校  628300
 
【摘要】小学阶段科学课程教学中,为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方法应用方面要积极创新,突出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学习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关键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能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本文就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以及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加以阐述,然后探究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措施,希望能通过关键能力培养理论研究,能为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关键能力;培养意义
 
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中,主动性不强,所以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结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能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学生关键能力是多样的,教师在培养中要设计专项的教学方案,从这一要点方面进行优化,才能保障科学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关键能力培养重要性
1.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从以下几点问题进行阐述:
1.1.1教师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小学阶段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为能有效保障教学活动开展质量,这就需要突出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自主性发挥出来固然重要,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也相当重要,教师在课改后转变了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却又存在着教师主导性不足的问题,这对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就会产生不利影响,无法促进学生实现既定学习目标【1】
1.1.2探究学习比较片面化
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探究学习片面性的问题,没有结合科学课程教学的状况进行优化课堂活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不足,教师把探究性学习推而广之,无论简单或难度都进行探究,成为了表面化的探究形式,而没有和探究的实质性问题紧密契合,这样的探究学习必然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素质发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时候片面化,没有真正和学生学习实质紧密结合起来,本末倒置,这就必然会对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质量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1.1.3没有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生学习体验充分重视,学生在实践当中理论性知识学习的效果差,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陈胜良好的体验效果,学生学习中没有深度思考,这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效果【2】。科学课堂教学中每项活动只有几分钟,课堂看似热闹,学生在活动中频繁的参与,学习探究的热情大大降低,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1.2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关键能力培养重要性
科学课堂教学中为能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素质,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比较重要,针对学生关键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也是科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只有突出学生科学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能真正的提升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才能为学生学习进步打下坚实基础【3】。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知识内容,作为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素材,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2.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关键能力培养措施
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比较重要的,从以下措施实施方面要加强重视:
2.1针对学生观察力培养
科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观察力培养是比较重要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阶段,科学课程教学中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从实践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这对学生深化科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有着积极意义【4】。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有步骤的,如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实验,观察记录等,学生在实验探究当中,明确学习的方向,在实践当中进行优化学习过程,形成良好学习体验,实践中进行积极观察,从而能有助于提升学生观察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观察力培养中,在每个实验探究步骤落实中积极观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观察事物的习惯。
例如:科学课程教学中,为学生讲述到“热”内容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空气,金属热胀冷缩,将学生分成小组,四人一组,分成不同的组做三个实验探究,实验当中两个学生操作,另两名学生进行观察,对两位操作者的正确规范性进行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究观察中找到规律,能促进学生交流,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形成观察能力,在后续科学知识学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2针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科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要对学生观察力培养,也要对学生探究能力素质进行培养,让学生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素质。探究是科学课程教学目标,也是重要教学方式,采用科学实验的方式对学生探究能力积极培养,学生亲身体验当中获得科学知识,打实学习基础【5】。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亲身感受,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按照科学实验步骤,进行探究并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中后,学习的动力能调动起来,从而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如:教师为学生讲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内容中,声音不是在所有物体间都能传播,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到探究实验中去,让学生寻找不同的物体,如纸张,桌子,玻璃杯等,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声音能穿过哪个物体效果好一些,让学生证明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介质下都能进行传播,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穿声音,让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提问和设想等方式,帮助学生从探究当中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发展。
2.3针对动手实践力培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通过指导学生操作,促进学生提升动手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动起来,将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出来,辅助学生深度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发展,最终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有效促进【6】。课堂中学生常常在学习中遇到阻碍,有些是学生没有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所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能针对学生学习的特征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
例如:为学生讲述固体和液体的知识点中,教师为学生提供食盐,糖,以及小苏打等材料,能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组合食盐,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发生的变化,这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提升有着积极意义。从教学创新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才能有助于为学生学习进步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学生高效化学习。
 
3.结语
总之,教师为学生讲述科学知识中,要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的特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为学生学习进步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应用,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素质,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永忠.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家长,2021(24):71-72.
[2]王永德.动手动脑学科学——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初探[J].家长,2021(24):133-134.
[3]黄冰心.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J].学苑教育,2021(23):45-46.
[4]李春敏.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智力,2021(06):45-46.
[5]杨殿明.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2020(04):86.
[6]陆剑琪.改进教学内容 培养关键能力——兼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J].湖北教育(科学课),2020(02):14-16.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