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者:陆艳格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者:陆艳格

广西靖西市新靖镇中心小学              533800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将近30年,深刻感受到阅读始终是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阅读的有效性也是我一直以来所探寻的。在提倡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在重视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情况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多年的课堂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四方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明确目标,以

    目标、对策、评价这三个要素中,目标最为重要。教学目标既是要落实的教学任务,也是课堂教学结构中的核心。我们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考虑提问、板书、练习等,使目标成为”,其他方面则是,以,以。以此求得课堂教学的高效低耗。如:《草船借箭》的,是全文学习理解的重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弄清的前因后果之后,进行探究性学习,便把神机妙算紧密联系起来,经过反复的阅读,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中体会诸葛亮预先估计情况,决定正确计策的非凡才能,从而一线串珠,自然贯通,又层层深入扩展,构成一个以此为核心的磁力场。

 

二、课堂结构,显示层次

   围绕着教学目标形成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显示出其过程动态发展的层次性,避免平面化。

   1、课时之间的层次性,往往体现在各课时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像《白杨》一课的教学,第一课时就只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在其心中树立起白杨树的高大形象。第二课时则要领悟出爸爸的心,也就是要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多的是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与认知规律,沿着初探--深究--运用这样一条轨迹来发展的。

   2、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层次性,是指在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它的过程显示出纵向递进,横向联系并举的发展趋势。这里仅以为例,有很多老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就常常体现出的层次性。           

  

三、变外部给予为内部求索

    这种改变,意味着教师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做出反映,让他们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自求得之。要让学生自己从语言文字中去积极主动地探求,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与神韵,并能逐步掌握、运用。教师仅仅是引导他们去读、去悟。而又是的根本,也是学生进行内部求索的前提。至于读的方式、途径、角度很多,读的目的也不尽相同。通常,针对不同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读的形式。一般有默读、朗读、范读、引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在求索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个中介环节。自然,这种,并非单单指读出感情方面的要求。而是要引学生依靠自己的求索去读懂课文,把作为一种途径和方法,去达到读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发展思维、品味文字与语言的目的。

 

四、训练量、面、时间要足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的有效活动。因此,我们要设计有效的方法,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投入训练,力求做到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并且要留出足够的训练时间。我在教《可爱的草塘》时,就作过这样的尝试:仅仅第二段(描写草塘美景)中的朗读就有78次之多。学生就是在这不同层次的、反反复复的朗读中入情入境,感悟出语言文字的美。所以,这样的读绝不是教学时间的浪费,而是语言训练的需要,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加强理解语言的训练、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习惯的训练。

    总之,阅读教学费时多而收效少的现象是与学生发展极不相适应的,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们必须认真地加以思考、加以改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低耗。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