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功能的教法探究--作者:李艳

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功能的教法探究--作者:李艳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    625000
 
对于高中生来说,良性实现培育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主要和重要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则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如何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则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结合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还要教师敢于发挥自己的学科知识理论优势和教育教学专业特长,认真地备好课,创造性地上好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我们要擅于依据自己的教学艺术及机智,去积极启发引导和充分发挥他们对于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方面,要积极发扬优良的民主作风,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去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实现历史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也要积极主动地努力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和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是在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强烈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启发他们去独立思考历史、广泛想象历史,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那么,在历史教学环节和过程中,究竟要如何围绕着“培育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核心目标来开展和实施?在此有探讨一些历史教学方法。   一、历史教学目标的有效转化
在2003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历史教学目标,被称为“三维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2017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新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目标。按三维目标这一中学课程总目标撰写历史学科的课程教学目标时,却是并没有突出强调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要求和本质区别。并且由于高中历史教材按照专题史的思路编写,学生在学习历史尤其是复习综合历史时,对历史发展的脉络、线索和阶段总特征是非常不明确的,这实际上给学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因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其实是对传统“三维目标”的具体和发展深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传统的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具化为具有历史学科本质特征和核心能力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而“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则具化为“史料实证”,“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具化为“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的探讨中,教学目标的有效转化也是必须充分考虑的,是我们展开培育历史核心素养实施有效历史教学活动的一个先行前提。
例如: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必须明确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在近代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状态及原因,而为了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和了解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学生还必须能绘画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折线图,这是对学生“时空观念”培育的显著要求;同时学生能有效结合教师提供的相关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图片材料、数据表格材料、地图材料揭示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原因、特点和探究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这是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和精神,用史实说话。最后依据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不同时间段发展状态、原因、特点等学习,学生能认识评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通过学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和在斗争中求发展,学生能认识和理解其间为挽救民族危机实业家们“实业救国”和爱国民众们“提倡国货、抵制洋(日)货”所涌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责任感,带给我们的“家国情怀”的历史熏陶。而其中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和认知情况都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思想引导。
二、运用多元史料教学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史料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早已为历史教育学界达成共识,尤其在历史核心素养明确提出“史料实证”后,更是教学的明确目标要求。但现今仍放在为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里重点探讨,是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对基础学生的史料教学有效性仍然不强,在于学生仍对历史材料的历史价值认识不清,对其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不强。而且在这样一个史料大发现时代,在我们的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第一手资料也应用的更为频繁,推动了我们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发展。而如何利用第一手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历史思维、转变学习方法是值得学界思考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让学生能够区分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并认识各自的历史价值和可信度。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学生从多元历史材料中应该针对性的掌握什么样的能力。利用文字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利用历史图片,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历史名作,培养学生历史观察分析能力。
比如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对秦王朝的学习主要都是秦始皇开创的政治制度,以及几大工程,说秦朝“刑罚严苛”,那么就说明秦律应该是非常详细完善的,但是不仅仅应该只是关于刑罚的。高一(人民版)历史下《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在讲述“工商业的管理”时,明确讲述到:秦代法律规定,制作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宽必须相同;秦律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定期校正衡器。从秦律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控制是相当全面和具体的,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措施,已经达到非常严密的程度。从教材观点看,这些历史结论只能是得到历史材料实证的,有对应的保存下来的秦代法律相关方面内容规定的具体原文,不可能是后人史书记载的。在知识内容右侧边也补了“知识链接”,我们今天能够知道更多的秦朝当社会经济制度、管理政策和社会治安等详细客观的史实,离不开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竹简,而其中法律文书《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等法律文书也是丰富的,这是第一次发现秦简,也是第一次发现如此集中的法律文书,其内容之丰富、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前所未见的宝贵资料,因而受到研究者的特别重视。
这已经算是历史考古发掘再对文物文献研究后的学术前沿新视点应用于历史教学,有非常客观真实的历史材料实证。但是到底秦律原文具体详细是怎么规定的,而且说秦律其中蕴含的思想原则有些对我们今天都还影响着,在高校的法学专业也会专门讲秦律。所以在这里对秦律的作用只是书面语言讲述,没法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这个“秦律”秦简的第一手史料,跨越2000多年不见天日的时光一朝露面,之后带给今天世人的震撼。所以这里可以精心设计一个教学环节,以问导学——《怎样认识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价值》。这一个环节需要教师课后精心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精炼筛选后呈献给学生,并且在20171210这一期《国家宝藏》中,云梦睡虎地秦简隆重登场,由撒贝宁国宝守护人演绎了它前世,依据秦简主人“喜”法律问答秦简的演绎了日常,也呈现了秦朝基层官吏的工作日常,这是一个生动别样认识第一手史料历史文化价值的教学素材。
在高一历史(人民版)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这一专题中,这一章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其中的一些变化就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对那些过去时间相对较长的事情,我们也大多能通过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其他资料有所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材料也相对来说是丰富多彩的,而且社会生活这一内容主题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是很好奇“衣食住行”习俗的变化,过去的人们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而这一专题的历史理论性较其他专题不深,所以在这一专题教学时,没有采取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而是交给学生主导课堂。给学生先行分组布置任务,分为四大组分工合作,按“衣食住”、“社会习俗”“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的内容主题,课下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文字、图片、影视),结合教材筛减进行归纳概括,负责的社会生活相应版块内容的发展变迁历程、特点、原因、影响。做成PPT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分享、讲述给其他同学和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因好奇而学和探寻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情况。而这个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难度值最大的就是怎么去有效筛选纷繁杂乱的历史材料,怎样去解读历史材料(尤其图片材料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时代特征),还有社会生活事物变迁的时序特征和空间地域特点,都是学生在自主收集整理概括资料必须解决的核心关键问题,最后呈现给大家怎么阐释逻辑条理、清楚明白。当然老师也不是完全放手,需要做好后备指导解疑工作。这个学生完全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培育和实践的自主良性过程。最后老师总结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再次强化了学生“唯物史观”的历史思维。而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充分发挥了“史料教学”创新教学自主教学的有效作用,学生通过自主收集整理、归纳概括、阐释历史材料,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有效信息提取能力都会是一个极大地帮助提升,学以致用,才能掌握更透彻。
三、有效运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来源之一,是宏观历史的地方缩影,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认识有很大的帮助。加强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正确的历史观和证据意识,最后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对丰富历史课程内容,增强历史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所有高中历史课程内容都适合用乡土资源辅助教学,这与知识内容和地方的沿革历史必须相关或重合。最能有效结合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课堂的主题筛选也唯有(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物质文化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课最为恰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以雅安本地近代一百多年“衣、食、住、行、习”的发展变化,比较雅安地方近代化发展特点。世界上第1只大熊猫是在雅安宝兴县发现的,由法国传教士1867年担任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时在邓池沟后发现介绍给西方轰动世界的,在以熊猫文化自豪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邓池沟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39年,属中西文化结合的古建筑,现今成为景点供游人参观。雅安市区大南街的基督教堂于1916年始建,2003年重建。这两处始建于近代的教堂都能说明近代时期外来的西方文化对雅安地区文化生活是有一定影响的,这是非常具有雅安地方历史文化近代社会生活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这一课也可以这样教学设计,结合学生实际,选取了雅安本地传统和中西结合的建筑:望鱼古镇传统川西民居和邓池沟天主教堂;雅安地区妇女不同时期的衣着发型;雅安地区的婚俗习惯;雅安地区的饮食结构变化;雅安地区的交通发展情况(雅安是古代茶马古道入藏的重要站点,也是产茶大区,今天的雅西高速和在建的川藏高铁(成雅段))等资料,补充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近现代雅安有关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变化的图片;同时设疑:结合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情况,査找我们生活的雅安地区在这些方面有哪些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有些近代变化没有发生在雅安地区?学生带着疑问观看图片或视频,感知雅安本地区的发展变化。由于发生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他们倍感亲切,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知,积极参与建设促进家乡更多日新月异的变化,达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这样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下,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有重点的设计教学环节,从多视角的关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塑造,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而怎样更好实现的多视角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塑造,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多元科学利用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要求教师自身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升。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