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市新靖镇中心小学 533800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用多种形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低年级识字的重要内容,教师教学设计应该创设生动、多样、有趣的识字环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享受到学习生字的快乐。
一、尊重个性差异,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教学,防止齐步走。
每个儿童所处的环境不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构成也不同,所以在同年龄段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比如学习“猪”、“马”、“牛”三个字,农村孩子经常接触到这些动物,所以会觉得这三个字具有形象性,学生学起来觉得很简单,教师也不必花费时间给学生描述,教起来比较省力。而城市儿童就没那么容易接受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说明。
(二)倡导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促提高整体
由于学前教育程度不一,导致了学生在识字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在后天的智力发育情况和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已经学会的学生一定不感兴趣,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该让有优势的学生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
1.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教师可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合作的习惯。在识字教学时,可让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生字可借助拼音认读,可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在这一环节中,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差异互补,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2.聘任“小老师”,实现多元评价。
一个有近五十多位学生的班级,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困难的。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如此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开启童心童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有趣的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境,引发学习兴趣。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发展。
如《识字(2)》是部编版教材第一册的一篇识字课文。课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出了“山石田土水火”等字,同时提示了汉字与图画的内在联系。这些生字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以通过猜一猜的方式对学生提出测试,教师因情况而教。最后展示课文的图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以自我为主的探索的中国汉字的大门。
三、调动多种学习兴趣,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1、在游戏中感知汉字。
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识字教学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采用“游戏识字法”进行教学,可为从幼小衔接上来的一年级学生创设熟悉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
3、通过观察和已有生活经验感悟汉字。
如在对部编版《小青蛙》这篇学习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字大多都有“青”字。清:三点水旁,与水有关。晴:日字旁。有太阳,说明是晴天,与天气有关。情:竖心旁,与心情有关。睛:目字旁与眼睛有关。这样自主的观察并自我解疑,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了解汉字在造字方法上的区别。
四、拓展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就有一个故事。例如学习“火”字可以向学生讲述火的故事:人类如何开始有别于动物,逐渐走向文明,如何保留住火种,开始了火的使用。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引入人文教育,正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提现。
2、拓展生活资源,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创设良好的识字环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拓宽识字的空间。例如:在教室内的物品都写上汉字标签,鼓励学生把家里的物品贴上标签。 收集剪贴报纸或者宣传单中认识的字,养成积累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