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教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作者:许芊

教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作者:许芊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融侨分校 710065
      
  摘要: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编入的“我会写”部分的字以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居多。本文结合“教”“戏”“便”等生字,探究写好左右结构的字的方法。
  关键词:书写;指导;左右结构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编入的“我会写”部分的字以合体字为主,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居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基本能把生字写对,但在间架结构的把握上掌握得不够好。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字的左右宽窄、长短比例有偏差;
  2.某个偏旁写得不够端正,导致字体歪歪斜斜;
  3.没有做到穿插避让,导致左右两部分分得太开,不够紧凑。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就如何教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来谈谈教学方法。
  一、引导观察,把字写正确
  要把字写好看,首先要把它写正确。学生由于观察不到位,往往会把一些字写错,如“满”写成上下结构,“游”右半部分写成“攵”,“摘”右半部分写成“商”。教学时,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就要格外注意。我会故意把字写错让学生发现问题,也会在ppt上把容易出错的部分标成红色,给学生加以提示,在接下来的书空环节,学生就会把强调的笔顺重读,再一次加强记忆。
  二、观察生字左右两部分宽窄、长短比例
  左右结构的字,是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写好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左右两部分的搭配关系。
  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左右两部分的宽窄,是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还是左右同宽。再引导观察两部分的长短比例,这需要借助辅助线,分别在两部分最高处的笔画的起笔位置和最低处的笔画分别连一条线,从两条线的形状能做出判断,这个字是左短右长、左长右短、左高右低、左低右高、还是左右等长的字。掌握了字的结构,字的整个重心就不会因为偏移而影响美感。这样,为下一步写好字打下基础。
  三、借助辅助线,把偏旁写端正
  接着,还要把字写端正。在教学“教”这个字时,大部分的学生会把两部分写不端正,要么“耂”写得靠左,下面的“子”写得靠右,上下分离,要么“攵”三笔撇的起笔位置和二笔横的收笔位置离得近,快成了“夂”。于是,在讲完整体结构后,我告诉学生,要把字写好,首先要把字写端正。接着出示两条垂直的竖线,告诉学生:“子”横撇收笔位置、弯钩出钩的位置要和“耂”的竖画在一条垂直的竖线上;“攵”第一笔撇的起笔位置和第三笔撇的起笔位置在一条垂直的竖线上,这样保证了“孝”字写端正,“攵”也写得规范了。所以,把字写端正,是把字写美观的前提保障。
  四、关注生字中出现次数多的笔画,重点讲解
  如果一个字中相同的笔画较多,我们就要在这个笔画上留心。“教”字中的撇画较多,
  而这三个撇各有特点。第一个撇是最长的,第二个撇最短,但是起笔位置是最高的,第三个撇是竖撇。教学时我把这三个撇标红,让学生一目了然,再细细讲解每个撇的写法。这样学生基本上能把握三个撇的不同,进而把字写好看。本册书中“反”“复”等字我都是用这种方法讲的,学生易于理解。
  五、仔细观察,做到穿插避让
  左右结构的字,要把它写紧凑,就要注意穿插。一般左窄右宽的字,为了平衡,右半部分的笔画要穿插到竖中线的左边,左宽右窄的字则相反,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穿插的笔画。如“戏”这个字是左窄右宽、左短右长的字。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又”做偏旁捺变点,要给右半部分让位置,引导观察右半部分“戈”横画和撇画都穿插到竖中线的左边,撇的收笔位置还要和“又”形成穿插。这样,两部分就会紧凑。
  六、由以前学过的字进行迁移学习
  有一些生字的部件,学生之前学过,在教学时可以迁移学习,节省了很多教学时间。比如“便”,右半边“更”,学生上学期学过,基本掌握了字形结构——上窄下宽,只是在做独体字时,“更”的撇捺要舒展开,而作为“便”的右半部分时,为了和“亻”形成避让,所以撇的收笔位置和捺画的起笔位置在一条竖线上。教学时,我把这个字的左右比例及“更”上窄下宽的要点一语带过,出示辅助线让学生发现撇画的变化,学生就能快速掌握方法,把这个字写好看。
  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并不难,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揣摩,注意左右两部分的穿插、避让,就能写出漂亮又美观的汉字。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