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矫正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策略与方法--作者:古力齐曼.麦合木提

矫正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策略与方法--作者:古力齐曼.麦合木提
                           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幼儿园    843000
                 
      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在幼儿园以及家庭教育中没有使幼儿养成安静愉快地进餐,不会正确使用餐具,不懂得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咀嚼时不发出响声,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不剩饭菜等不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导致许多幼儿发育不良,身体偏瘦,经常生病等,针对幼儿在饮食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老师除了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播外,还注意寻找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新方法、新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关键词老师;矫正;幼儿;饮食习惯
     一、 在集体教学及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1、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通过给幼儿讲述故事,指导幼儿背诵儿歌,进行动手操作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老师讲述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并组织幼儿讨论交流:“为什么大公鸡要去琢小弟弟掉在嘴边、裤子、身上、地上的饭粒呢?”“小弟弟为什么哭啦?”通过幼儿的讲述,让幼儿知道,吃饭时不能东张希望,不能开小差,否则饭粒就会掉在不同的地方,大公鸡见了就会用它尖尖的嘴来琢饭粒,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只有做到吃饭时专心致志,不学习小弟弟的不好习惯才是棒棒哒!在比如:老师组织幼儿背诵儿歌《进餐》《长成一个棒娃娃》,让幼儿知道不挑食、偏食,什么东西都吃,身体才能长得健康结实。请让幼儿动手实验操作《青菜和虫子》,亲自观察动、植物“死掉”的过程,了解吃饭是必要的,挑食、偏食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除此之外,老师还组织幼儿开展《认识粮食》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粮食含有丰富营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体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只有做到吃饭不浪费粮食,才能对得起农民伯伯。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又逐步改掉了幼儿吃饭贪玩、挑食、偏食、剩饭的不好习惯。
2、在健康教学活动中,首先老师请幼儿观看《健康宝宝》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知道不挑食、偏食,多吃蔬菜、肉类、水果对身体大有好处的道理。其次,老师请幼儿谈一谈,挑食、偏食给身体带来的带来的危害。有的幼儿说:“吃饭挑食的小朋友,长不高”。有的幼儿说:“什么食物都喜欢吃的小朋友,皮肤好,长的胖胖的”。有的幼儿说:“多吃有营养的食品,对身体大有好处”。再则,老师组织幼儿讨论多吃蔬菜和水果的优点,重点让挑食、偏食的孩子戴上头饰练习跳跃、跑步,结果运动一会儿,幼儿就气喘嘘嘘。通过表演,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深深明白挑食、偏食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道理。最后老师将健康知识、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制作成图片集,鼓励幼儿互相观看与交流。通过观看、讨论。让幼儿明白挑食、偏食的危害,知道样样食物都有营养。只有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克服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才能长得又高又结实,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3、在区域活动中,老师组织幼儿玩《吃饭好宝宝》一系列简单有趣的游戏,引起幼儿对食物的兴趣,从而了解各种食物对人体的作用。老师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鼓励吃饭挑食、偏食的幼儿在角色游戏《娃娃家》的活动中,扮演角色玩《做米饭》《炒菜》的游戏。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很高。通过开展游戏活动,来刺激幼儿改正自己的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
     二、将健康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矫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1、一日生活中,老师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幼儿食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吃饭时,首先老师提前5分钟,对幼儿进行“餐前诱导”,与幼儿一起讨论当天食谱,并用积极的态度,神秘的表情,挑逗的语气,激情的语言介绍菜谱,让幼儿有一种想吃的欲望。其次在幼儿用餐时,老师运用“情绪感染”的方法,采用夸张的动作,赞美今天的饭菜颜色好,味道香,让幼儿在老师的感染下,有强烈的进餐欲望,能愉快的进餐。在则,在幼儿吃饭时,老师用“榜样示范法”,以幼儿身边乖孩子为榜样,用实际行动给吃饭好的幼儿发小红花,以此去感染和教育幼儿,激起幼儿食欲,教育幼儿愉快吃饭,不挑食、不偏食。同时又将这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长配合。久而久之,幼儿就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2、幼儿是否喜欢吃各类食物不仅与其饮食的习惯有关,与食物的色、香、味、形有关,与进食的环境有关,与成人的暗示也有关。餐前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增加幼儿食欲尤为重要。因此,在幼儿进餐时,老师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的进餐气氛,提供一个清洁整齐、安静、卫生、秩序良好舒适的进餐环境,让幼儿处于积极、放松的情绪中,幼儿心情好,思想集中,就可以养成专心进餐的习惯。比如:幼儿每天进餐时,老师为幼儿播放一些轻音乐,对幼儿说:“开饭啦!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吃什么菜呀?让我先来看一看。哇,真漂亮,五颜六色,闻一闻,真香!”吃饭挑食、偏食的幼儿在老师的感染下,也受到了影响,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了强烈的进餐欲望,也能愉快顺利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了。由于老师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进餐环境,所以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3、为了能调动幼儿积极愉快的进餐,老师在教室布置了《吃饭好宝宝》专栏。老师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时给予奖励。当看见有的幼儿平时吃饭说话,并且下坐位,进餐有进步了,老师就给她拍手鼓掌;当发现有的幼儿不用手抓饭菜,不挑食,不撒饭粒,老师就给幼儿奖励一朵小红花;当发现平时幼儿进餐时,速度比较慢,有贪玩和挑食的幼儿,老师就给他少盛多添,采用赞扬、点头、抚摸等方式给予表彰,让幼儿感到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能充满信心地争做吃饭好宝宝。不管那种情况,只要幼儿有进步,老师都给他们的照片下面贴一张笑脸娃娃,幼儿都十分开心。这样,既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又矫正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三、家园配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要帮助和纠正幼儿改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毛病,老师与家长的配合是十分关键的。老师通过《家长园地》、宣传橱窗栏目、微信群、QQ群,一方面向家长宣传一些营养和饮食行为习惯的知识,另一方面向家长介绍一些好的文章,调动家长收集有关饮食健康知识,充实家长园地内容,让家长了解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和影响,了解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影响,以此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2、加强家长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习惯的学习和宣传。通过家长会,家长问卷等形式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鼓励家长吸取别人好的经验,同时也让家长传授自己改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好方法。老师和家长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探讨纠正幼儿饮食的好方法、好经验。由于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彼此督促和训练,幼儿饮食的好习惯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以上是老师矫正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一些具体做法。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保证。要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老师要做到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并要将日常健康知识、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教育教学、游戏活动有机渗透,还与家长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形成适宜幼儿成长发育的环境,才能矫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才能使孩子们在明天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