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710100) 〖HT〗〖KH*2/3〗〖HJ〗 〖FL(〗 〖HTH〗教材分析〖HT〗 〖HJ1.7mm〗《传统节日》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依据课标: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设计。本单元是识字单元,本单元主题是“传统文化”,旨在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的韵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一年中7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及习俗的韵文,课文还配了贴窗花、赛龙舟两幅插图,营造了传统节日热闹喜庆的氛围。
〖HTH〗学情分析 〖HT〗 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情怀。可是,当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文化被人们所接受,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日益严重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会深感不安。我们的学生,说起洋节日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知之甚少,不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习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它们的习俗、传说、相关诗词等,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HTH〗教学目标〖HT〗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4.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HTH〗教学重难点〖HT〗 重点:正确识字、写字。 难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HTH〗教学方法〖HT〗 1.教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2.学法:合作探究法〓展示交流法 〖HTH〗学前准备〖HT〗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传统节日习俗和相关故事 教师准备: PPT 节日名称及习俗词卡 第一课时(略) 一、初读感知(了解什么是传统,什么叫传统节日 二、识记生字 三、指导写字 四、应用提升 五、熟读课文(相机了解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HTH〗一、初读感知(3分钟)〖HT〗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传统节日》(书空课题)先来看课文视频。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传统节日及节日里的习俗? 3.书空课题,观看视频,再认生字。
4.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节日及习俗。 5.通过看带有朗读课文内容的是视频,复习字词,感知节日习俗及氛围。 6.培养专注力,及捕捉信息能力,加深印象。 评价及过渡:专注观察,认真倾听,善于捕捉信息的孩子会越来越聪明的。那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 〖HTH〗二、精读理解(20分钟)〖HT〗 1.请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边读边划。
2.出示课文第一句话,进行教学。(读第一句,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1)找一找,写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 (2)说一说春节还有什么习俗? (3)读一读这一句话,读出节日气氛。 3.总结学法,用第一句的学习方法老师扶着学习元宵节(课文第二句)同桌一起学习,并交流。 4.展示学习元宵节成果。
5.老师放手,让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分组学习其余5个节日,然后统一展示交流。 6.请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代表上台补充板书。
7.对于节日及习俗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吗?
(1)清明节为什么和其他节日不一样?(既是一个传统节日,又是24节气之一,我们这一天要祭奠祖先和先烈。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2)有同学不知道“乞巧”是什么习俗?我们一起来帮她解答。
8.挑一两个喜欢的节日,说说自己怎么过的?
9.排一排:给节日们排个队。
10.细读课文,用圆圈画出节日名称,用波浪线画出节日里的习俗。 11.老师对第一个传统节日——春节进行讲解,为后边的“扶”着学,和“放”开学打基础。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融入节日及习俗的氛围里,并用这种心情去朗读课文。 12.按照“找一找”“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学习元宵节及习俗。
13.全班学生展示元宵节活动成果。 1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并全班交流属于自己小组的节日及习俗。 15.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全班展示。并上台完成板书。
16.学生对自学部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1)学生了解清明节是传统节日里一个特殊的节日,并且朗读时要语气低沉,读出思念之情。
(2)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分解合并法”理解蹊乞巧字面意思。然后再解释乞巧的习俗。 17.观看学生谈自己怎么过节日的音频、图片。 18.课文已经按照时间顺序给传统节日排好了队。 19.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画边思考。
20.对春节进行详细教学,让孩子们学会学习方法。授之以“渔”。
21.学生在老师的帮扶下学习第二个节日。
22.让学生在老师的帮扶下学习。 23.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将习得的学习方法去应用,去实践。 24.展示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励学生交流探讨学习的积极性。 25.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质疑问难精神。
(1)对于学生自学部分特殊的节日要强调。
(2)教给孩子理解词语的方法。乞巧习俗,需要给孩子们释疑,因为这个离北方学生生活较遥远。 26.了解同学们将传统节日过得越来越有意思。 27.让学生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先后顺序。 〖HTH〗三、融情背诵(8分钟)〖HT〗 1.看着板书,自己默默地背诵。 2.先分男女生展示背诵,再个别背诵。 3.现在可以打节拍,也可以带上表情和动作去背诵,更能体现节日氛围。
学生按照老师的引领,循序渐进地背诵,先熟读成诵,再展示,最后再有感情带着花样去背诵。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循序渐进,让学生有坡度地提升。也增加了朗读的趣味性。 〖HTH〗四、指导写字 (7分钟)〖HT〗 1.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齐读。 2.指着板书,过完这七个传统节日,就又到了新的一年,就这样循环往复了几千年,所以叫传统节日。这句话中哪两个词语体现了新春的特征? 3.指导写字“热” 趣味识字“闹”。
4.全班齐读最后一句。 5.抓住“团圆”“热闹”两个关键词语,体会春节的特征。
6.观察“热”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法,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写。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闹”字。 7.读中理解。
8.理解传统节日循环往复,代代相传的特征。
9.体现本单元及本课的重点:识字、写字,并渗透中国古老的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
〖HTH〗五、作业布置 (2分钟)〖HT〗 1.你们还知道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2.和家人共同筹划中秋节活动。(选做) 3.树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民族文化自信。 4.通过实践 ,孩子成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HTH〗板书设计〖HT〗 〖JZ〗〖XC001.tif;%45%45〗 〖FL)〗〖HJ〗〖KH*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