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市新靖镇中心小学 533800
有些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的、乏味的,也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是有趣的、奇妙无穷的。我们教师应如何设计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那么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呢?以下浅谈一些自己平时的几点成功的做法。
一、用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快乐地学习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先出示一个大桃子,讲明孙悟空要把一个大仙桃分给四个小猴子。大家认为该怎么分呢?这时学生会说出很多办法。但要分得公平,必须平均分。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分数的基本知识”。同时让学生带着“怎样分”这个问题去组织教学、学生会很快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二、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愉悦地学习
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及悦耳动听的声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他们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时,可精心设计课件,把长方体的棱长涂以不同颜色,且棱长可自由移动,相对棱可完全重合。让学生观察后,可提问:长方体共几条棱?分几组?相对棱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正确后,配以:很正确,你真棒,或真了不起等激励的言语。学生会感到自己的成功,进而增进自信心。同样,给长方体相对的面也涂上同一颜色,移动其中一个面可与相对面完全重合。学生也能很快明确:长方体有6个面,分3组,而且相对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这样教学,学生会感到具体、形象、生动,可以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取得在黑板上和实物操作中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用“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愉快地去思维
因数学源于生活把数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使学生在不知中愉快地感悟数学,掌握方法。例如教学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时,可以准备几条同样长12米的绳子,让学生在教室外面空地上围块面积最大的活动场所。将学生每4人分成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讨论然后汇报方法。方法1:可围成正方形,面积为9平方米;方法2:可围成长方形面积8平方米或5平方米;方法3:可围成圆形,面积为13平方米。最后,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所有等周长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这样从生活实际入手组织教学,既梳理了知识间的关系,又激起了学生学习欲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多角度、灵活地思维。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心态、崇高的责任感,让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平易近人。在学生有失误时,不去批评指责,让学生背上思想包袱,而是真诚平和地指出。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相信我,而且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自愿地向老师所期待的方向努力。例如,在一次期末试卷上,有一个平时就粗心的学生在做题时又因粗心把42写成24,一连错了两次,本应扣5分,在卷面上我虽批示出来,但在写分数时却写了100分。这以后,奇迹出现了,该学生再也没有因粗心出现错误。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感觉是愉快的时,他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反之学生会感到学习数学是无奈的被动的、苦闷的。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时,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充实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