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库木塔木社区双语幼儿园 843000
摘要:现在许多幼儿在家里提出的要求,一般由于老人和父母的庞爱都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幼儿就养成心目中只有自我,毫无旁人的不良习惯。他们缺少与同边邻居及兄弟姐妹一起交流、沟通、游戏、玩耍合作的愉悦和成功感。在幼儿园,当幼儿在学习和游戏时发生矛盾,遇到困难时,往往喜欢告状,请求老师的帮助,幼儿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这种缺乏合作精神的行为,对幼儿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在实践中,我利用各种方法对幼儿进行了合作精神的培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来谈一谈:
关键词: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意识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培养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教学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我有目的、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为幼儿的合作创造机会。比如:我在组织幼儿玩体育游戏《穿大鞋》《二人三足》《拔河比赛》《开火车》时,提醒幼儿一定要步调一致,密切合作,才能顺利进行游戏。在音乐活动《解放军进行曲》中,我经常让幼儿自由结件,选择不同的打乐器,让幼儿听音乐给歌曲件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相互商量,相互配合,听从我的指挥,这样给歌曲件奏才和谐、悦耳,如果幼儿随意乱敲打,歌曲伴奏就会混乱、杂乱无章。在语言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讲述故事《大家一起玩》,教育幼儿要像故事中的小朋友一样,大家一起玩才会感到无比高兴,还让幼儿进行情境表演,体验一起玩的快乐。我还让幼儿戴头饰表演故事《三只蝴蝶》在表演中幼儿要彼此商量,自已扮演什么角色,才能把三朵花、三只蝴蝶表现的淋漓尽致,最终达到小朋友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才能拧成一股绳,形成心往一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在美术《苹果树》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油画棒、纸张、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材料,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以竟争的形式,让幼儿展开竞赛,看那组先完成作品。活动中,每组幼儿分别选出一名幼儿当小组长,小组长进行分工。有的幼儿画苹果树;有的幼儿用橡皮泥捏苹果;有的幼儿剪苹果;有的幼儿画苹果;有的幼儿将苹果粘贴在苹果树上;有的幼儿做小草、小花;有的幼儿做太阳、云彩等,再粘贴在苹果树下面,一幅完整的《苹果树》在幼儿友好合作中圆满完成了。每组幼儿完成的作品有大小不同的苹果树:有颜色不同的苹果;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画面十分丰富,我表扬了分工合理,取得前三名的小组,并将幼儿的作品让全班幼儿欣赏。通过开展这个活动,让幼儿懂得了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目标的道理。其次在游戏活动中,大多幼儿遇到纠纷或出现困难,不会解决问题。此时,我采取一种幼儿喜欢并乐于让幼儿接受的方式,既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又能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活动中,我加入幼儿游戏活动的行列中,和幼儿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采取大家都赞同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互助、团结,克服了任性,以我为中心,不利合作交往的行为,使幼儿获得了与人合作的快乐,比如:在美工活动《制作汽车》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小组合作制作汽车的机会,活动中我给每组提供了一个纸箱让幼儿做为汽车的车身,让幼儿合作做四个车轮。幼儿一致商讨,可以用画画、剪剪、粘粘、贴贴的方法做圆形的车轮。但幼儿在选择用什么材料做车轮时却发生的分歧,用白纸做?还是用纸壳做?用卡纸做?还是用瓦愣纸做?幼儿无法确定用哪种材料做车轮最合适、最恰当。此时,我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引导幼儿选择纸壳比较合理,虽然颜色不好看,但可以涂上颜色,再用双面胶粘贴到车身上,这样不但结实而且颜色好看。听了我的建议,幼儿觉得很合理。并统一意见,车轮的大小必须一致,否则车子就开不走了。听到幼儿的建议,我立即竖起大拇指给他们点赞。于是幼儿开始忙碌起来。有的画、有的剪、有的粘,做出的车轮大小和颜色都一致,最后,在幼儿的共同合作中,完成了《制作汽车》的任务。通过合作,既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区域活动中,我以培养幼儿合作性为目标,精心设计合作游戏,努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比如:在图书区,给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安全卫生的卡通图书、故事书、童话书,教育幼儿安静有序地看图书,不争、不抢、不撕图书,愿意与同伴交谈书上看到的内容,能讲简单的故事,念儿歌等。在美工区,能与同伴分用油画棒、橡皮泥、剪刀、胶水等材料。在音乐区能和同伴一起唱歌跳舞,相互配合玩打乐器。在娃娃家能选择游戏伙伴,扮演角色,分工合作,不争玩具,愉快玩耍。在结构区,幼儿不独占玩具,与小朋友友好地玩。在益智区,幼儿能轮流练习扣纽扣、穿木珠、系鞋带、拉拉链、拼图、接龙。无论是幼儿在那个区域游戏,我都提醒幼儿注意同伴之间不打人,不骂人,不争夺玩具,做到有礼貌,要商量、和眭、互让。每次活动结束,我都要对游戏存在的某些不合作的现象予以提醒,对友好合作的现象予以表扬。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的幼儿有时会抢最好、最新的餐具,且不允许其它“家庭成员”使用,于是我就给幼儿讲述《拔萝卜》《三只蝴蝶》等故事,帮助幼儿明白相互合作,合理分工的道理,逐步渗透合作意识。在比如:幼儿在游戏中,我看见幼儿有“友好合作,精彩一幕”行为时,就用手机拍下来,让幼儿观看,以此强化幼儿友好合作的行为。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也为矫治幼儿不良行为提供了保障。同时在区域活动中,我能提出问题,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比如:在结构区,我提出四个幼儿,只有三件玩具怎么办?许多幼儿同时会去拿一件玩具怎么办?让幼儿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让幼儿意识到只有合作、谦让,才能将活动进行下去,才能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既让幼儿享受了合作的快乐,又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三、在一日生活中,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幼儿一同学习、游戏、吃饭、睡觉他们十分快乐。然而在快乐的同时,幼儿也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一系列不愉快,不合作的事情,面临这些现象该如何处理呢?
在一日生活中,满足幼儿的需求,利用一切机会,让幼儿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比如:早晨来园时,有的幼儿接水、有的幼儿给花浇水;幼儿合作完成观察植物的记录。在幼儿来园和离园的时候,幼儿相互拉拉链、扣纽扣、戴帽子、穿衣服。幼儿上下楼梯,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户外活动时,幼儿分工合作,摆放体育器械,活动结束再整齐收好。幼儿上厕所、喝水,彼此学会等待,不推也不挤。午睡起床,二人叠被子、铺床单、整理床铺。每月打扫卫生,有擦椅子的、有擦桌子的、有擦墙的,幼儿合理分工,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事情,看上去是小事,但由于幼儿亲自实践,不但让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快乐,而且树立了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效果非常好。
以上是我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一些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探索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更佳方法,要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增强幼儿合作意识,指导幼儿掌握合作技巧,以便幼儿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和时代挑战,以便幼儿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报效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