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挫折个案教育研究的策略及方法--作者:陈园园

浅谈挫折个案教育研究的策略及方法--作者:陈园园
                           新疆阿克苏市良种场“双语”幼儿园    843000
 
摘要:目前,我国主干型家庭占有重要地位,使得幼儿在众多的宠溺中普遍出现抗挫折能力低下现象。在工作中,我通过240天的观察与实践,利用观察法、调查法、记录法、追踪法对幼儿进行了分析与干预,并采用倾听与表达,游戏与挑战的干预方式,对幼儿进行了挫折个案教育研究。那么,我是如何干预和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呢?下面就来谈一谈:
关键词幼儿;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教师干预
一、提出问题,研究现状,做好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的准备工作
近年来,研究挫折及挫折教育现状表明,虽然各类幼儿幼儿园已经开始对幼儿进行了挫折教育,但在幼儿教育中仍是一块短板。许多家庭的主要形式为主干型家庭,长辈人数较多,幼儿较少,长辈宠溺严重,出现代办包办现象,社会经济水平较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幼儿的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普遍低下。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挫折教育的内容十分有必要,研究如何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只有提出问题,要做好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做好研究工作。这样,不但能让幼儿从小能经历挫折,而且能经受住遭受挫折带来的成功喜悦,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十分有利。
二、采取有效措施,设计和研究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的良好方法
在工作中,我结合实际,选择研究对象,采取措施,进行大胆实践,对幼儿进行挫折个案分析与研究效果还是不错的。比如:我班有个男孩,他的基本情况是:年龄4周岁,平时由其母亲进行监护和教育,家庭类型为主干型家庭,平时较为宠溺、娇惯孩子,有求必应,调皮任性。个案分析:2019年3月,我担任小班班主任,开学初,发现有几名幼儿出现情绪不稳、哭闹现象,其中也包括豆豆,经过几天的适应,其余幼儿分离焦虑的现象消失,均能适应集体生活,只有豆豆还处在哭闹阶段,并出现了退缩、眼神躲闪、社交困难、容易情绪失控等异常心理行为。于是我决定选定豆豆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我发现如下几个问题:(1)豆豆遇到一点困难,不想办法解决,表现出逃避、退缩的行为。如:在体育活动障碍跑过程中,面对跨栏时,他双手捂住眼睛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去跨越,也不绕行,表现出退缩,不敢面对的现象。(2)不接受批评,面对批评就双手捂住眼睛,不敢面对,出现哭闹现象。如:在一日活动中,豆豆出现推搡他人的行为,我发现后,并未斥责,指出他的错误,他便双眼紧闭,随后开始哭闹。(3)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发脾气、哭闹。如:豆豆在区域活动,玩建构游戏时,与其他幼儿争抢积木,若没有抢到,便趴在桌子上哭闹不止,无法自己解决出现的困难。(4)自尊心强,好面子,无法承受失败。如:在区域游戏活动时,在我的耐心鼓励下,愿意与他人简单交流,若没有得到回应,便捂住眼睛,不愿参与活动。(5)沟通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弱。如:在一日活动中,豆豆极少与其他幼儿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沉默不语。(6)自信心不足,不敢表达,不愿尝试和面对困难。如:在晨间锻炼时,我组织幼儿探索皮球的玩法(滚球、抛球、拍球等)时,他想到了不同的玩法,也不愿向其他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自己默默地玩球,当球滚落到栅栏中时,便双手捂住眼睛,不愿去捡球,再次参与到活动中时,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针对豆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我采取以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1)观察法:本次个案的研究与分析是从豆豆幼儿进入小班第二学期开始持续240天的观察与实践,在观察的过程中将他的问题行为进行整理与分析。(2)记录法:对观察到的现象和调查访谈时的情况进行记录。(3)追踪法:对他的抗挫折能力较差的行为进行长期干预,依据他的变化进行追踪、记录、比较和分析。(4)调查法:了解幼儿家庭的基本情况,向其父母询问豆豆在其他场所的表现情况,掌握幼儿的性格特点及行为表现。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制定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将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的个案教育研究落到实处
1、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的体育和游戏活动,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加游戏难度,在游戏与挑战中,以鼓励和陪伴挑战的方式逐渐过渡到豆豆独立完成挑战,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体验战胜困难的成就感。比如:障碍跑,在第一次游戏时,设置长度为10米的跑道,我将较低的跨栏和钻圈交替放在跑道上,每个障碍物之间保持3米的距离,让幼儿尝试完成单程跑;第二次游戏,引导幼儿进行往返跑;第三次游戏时,将幼儿分成两组,设置两个障碍跑道,进行比赛跑;第四次游戏时,可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如将跨栏增高,增加跑道长度;第五次游戏加入新的障碍物,如爬行垫让幼儿爬行或增加一张桌子,让幼儿翻越。我随旁指导,并不断鼓励幼儿。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以次类推,由易到难,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豆豆面对挑战,从不愿参与到最终愿意参与活动,不需要较多的鼓励,就能独立完成一些挑战,他的抗挫折能力有了惊喜的变化。
2、在集体面前我鼓励豆豆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活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开展,引导他在模仿的基础上,运用倾听与表达的方式,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比如:我第一次组织他自我介绍时,我与其他幼儿鼓励豆豆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共同给予表扬和肯定;在第二次自我介绍时,我引导他独立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给予赞扬;在第三次自我介绍活动时,我引导他独立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通过观察,我发现豆豆在自我介绍时,干预前,他双手捂眼睛,不愿面对集体,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干预中,他能捂眼睛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年龄;干预后,他可以不捂眼睛,在集体面前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面对困难的勇气有了很大提升。
3、在才艺表演时,我引导其他幼儿与豆豆手拉手共同表演一首他熟悉的歌曲;在第二次才艺表演时,我示范领读诗歌,让他与老师一起在集体面前跟读诗歌;在第三次才艺表演时,我鼓励他独自表演一首他熟悉的歌曲或诗歌。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在才艺表演时,从干预前双手捂眼睛,不敢表演到干预中能够捂眼睛唱出简单的儿歌,再到干预后不捂眼睛背出自己喜欢的儿歌。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不断增加表演难度,锻炼他在集体面前表达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从而提高他的抗挫折能力。
4、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为豆豆提供倾听、表达、战胜恐惧的机会。比如:在“认识家电”的活动中,我首先组织幼儿讨论自己认识哪些家电?自己家中有哪些电器?它是什么么样的?有什么作用?让他敢于在他人和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见闻和看法。通过观察,我发现在小组讨论时,他从干预前不愿参与,一个人呆坐到干预中倾听他人的看法,再到干预后可以参与讨论,并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经过自己的努力,他的自信心和面对困难、不怕失败的勇气有了显著提升。
总之,豆豆在我的长期观察,具体分析和有效干预后,他的变化很大。他从面对困难时从不愿尝试,不敢表达,不愿参与讨论与游戏挑战,逐渐变为能在我的鼓励和陪伴下,面对困难,能克服恐惧,失败后继续挑战,遇到困难虽不能主动解决,但不会表现出退缩,不愿面对的行为。通过我的鼓励和自身的努力,他的抗挫折能力明显增强了。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将继续采取鼓励为主,家长配合,从幼儿的兴趣和自身能力出发,开展难易适中的活动与挑战,鼓励幼儿参与,陪伴幼儿战胜挑战,采用由易到难的方式开展活动,逐步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