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新时期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及应对策略--作者:陆英萍

新时期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及应对策略--作者:陆英萍
广西靖西市第一小学 533800
         
摘要:在我国即将步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小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依然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常常困扰着年轻教师。本研究主要探讨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为年轻教师解决学生学习困难问题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应对策略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小学教育在学生日后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中,小学生在学业上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身心的发展,特别是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解决小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特别是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          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1)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内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小学阶段,学习兴趣的养成对于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个性化的培养尤为重要。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于数学学习,枯燥的数字、繁杂的计算、无序的思路使得部分学生兴趣不浓,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心态无形中又削弱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手机游戏和视频等娱乐方式对小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小学生自控能力还很差,所以他们很难集中精力专研数学,学习中偶尔碰到困难,就会胆战心惊、临阵脱逃,也会使数学学习浮于表面,很难掌握深层次的知识点。再者,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需要根据问题中的众多信息,将其联系在一起,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推测出结果,发现问题的本质。由于小学生缺乏耐心和相关的思维训练经历,所以学生很难将多种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导致迁移能力弱,解题能力差。
(2)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人的平均文化水平,但是在中国即将步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应试教育暴露了诸多局限性,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教育的需求。国家教育改革虽然已实行多年,但在很多地区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方式。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让广大教师和学生深感重负。虽然理论上是在进行素质教育,但实际上老师和家长依然将焦点聚集在考试分数上。老师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每天除了备课、上课,就是批改大量的作业,或是忙于个别辅导;学生们每天在校要完成校内作业,回家还要完成家庭作业,部分学生还要上补习班、兴趣班或是网络课程。在多重压力下,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差或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反复刺激下,就会产生自暴自弃、消极厌学的心理。
(3)教学方式的影响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将实际生活和数学教学联系起来,而是唯书本是论,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得学生无法体会数学的作用,造成学习兴趣的弱化。
二、          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问题的应对策略
(1)重视引导和培养学习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精力分散且不容易长时间专研同一个问题,因此,老师和家长要耐心引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此外,有些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善于整合相关数字信息,并加以分析推断,老师应加强基本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尽可能使所有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培养联系复杂信息进行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使用课本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2)多表扬,忌嘲讽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通常怀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常常在不经意间给予学生批评,甚至是嘲讽,无形中摧毁的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殊不知,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尊心,老师的批评和嘲讽只会让他们更快地失去学习的兴趣或是自我放弃,这显然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此时,老师的表扬就像久旱干裂的土地迎来的一场甘露,滋润着充满了批评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田。同时,当今教育领域流行起赏识教育——肯定学生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这对学困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表扬会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不断的树起信心,自信心增强后学习积极性自然也会随之增强。
(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老师,除了具备爱心、责任心外,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课堂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刻钻研和领会教材,挖掘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系和美的因素,并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在课堂中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在解决学生日常遇到的问题,引领学生去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始终充满生机,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广大小学老师的经验证明,学困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作为肩负教育重任的广大教师,要树立信心、不抛弃、不放弃,力争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此外,学校教育不是学生教育的全部,家庭是学生的启蒙课堂也是终生的学校,因此,学校应与家长加强合作,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问题,促进学困生身心健康且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娟.国外学习障碍发展历程及其治疗策略研究[J].中国学术研究,2010,(06).
[2]王春梅,辛宏伟.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3,(4).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