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街小学 710100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中,出现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是屡见不鲜的。作为教师,既要遵循预设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又可能会时时准备应付并化解一些节外生枝的突发状况。那么,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面对课堂中的“节外生枝”呢?这里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心知肚明,装聋作哑
一节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座迷人的水上城市真叫人陶醉,我讲得很投入,孩子们听得也很专心。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我发现有些男孩子在笑,而且是那种不怀好意的笑,我本想问个究竟,却怕破坏了此情此景,课在继续,狡黠的笑依然没有消失。
趁孩子们小组讨论交流时,我走到班长身边,希望找到怪笑的原因,他低语道:“老师,你把‘戏院’说成了‘妓院’。”难道我真的出错了,有了口误?要不要澄清一下,我犹豫着,但又一想,人人心知肚明的事儿,干嘛要挑明,兴许我说对着,他们偏要往歪里想呢?告诫自己学会自我控制,切不可轻易动怒,做了几次深呼吸之后,我问:“半夜,哪里散场了?”“戏院!”“对,声母是×,切不可读错闹了笑话。”
二、将计就计,点“错”成“金”
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让孩子们自读课文,说说晏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时一个学生突然向我告状:“老师,我同桌说你和晏子一样身材矮小。”一语落地,大家惊讶万分,觉得这位同学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明目张胆地揭老师的短!我看看大家,然后问:“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支支吾吾。我说:“我倒觉得这个同学说地挺对,他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发表自己正确的看法。不过,能把我同一个大名鼎鼎的外交家相提并论,真是有点儿受宠若惊呀!”大家都笑了,这笑中多了一份真心,少了那份嘲弄。我接着说:“虽然晏子身材矮小,但是他却——(提示学生引答)。”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体会晏子的能言善辩,这样既化解了尴尬,又重新拨正并定势了学生思维。
三、善用幽默,绽放异彩
有一次,我正引导学生津津有味地品读课文的精彩片段,忽然发现一女生摆弄一张照片。我走过去,拿起照片看了看,随口问道:“这是谁啊?”女生小声回答:“鹿晗。”我随口追问:“鹿晗?哪个班的?”听了这话,同学们“哄”地一声大笑起来,我这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一张明星照。在这帮小粉丝面前,可丢了大脸!怎么办?大家的笑声渐渐小了,我对着照片说:“可悲我发未白,心却老;眼未花,却有眼不识金镶玉。这位鹿晗想必是大腕吧。这几年我对文娱节目一直闭目塞听,所以竟与时代脱节了!”然后,我转身,对着已经安静下来的学生说:“张老师今后要猛补流行文化,这方面你们要多教我;但是,在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同学们也要加把劲啊!”一语掠过,含而不露地把话题又拉回到课堂学习上,让我从尴尬的境地从容脱身。
四、呵护心灵,保护自尊
有一天,我把某学生的作文当成范文在课堂上讲评,刚读几句,一位学生喊:“这篇文章是抄来的。”课堂上立刻出现骚动,我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初衷,镇定地问:“同学们,这篇文章好不好?”“好是好,可是……”我再次强调说:“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好不好?”学生说:“好极了!”“好就请同学们读读,看看好在哪里?”我接着说:“以后我们应多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在班上交流,你们觉得怎样?”“好!”“那对今天第一次为我们推荐优秀文章的同学大家该说什么呢?”学生齐说:“谢谢!”当全体同学都心领神会时,我说:“今后我们轮流推荐,不过,如果推荐原文,请别忘了标明出处和作者。”
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化解课堂上“节外生枝”等偶发状况,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有乐观的情趣、开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丰富的阅历。这样才会将课堂演绎成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世界──有和风细雨,有凉风习习,有浪花点点,有激流澎湃,这才是灵动的课堂,是真正充满活力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