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盘州市盘关镇农业中心 553500
随着扶贫领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逐步健全和完善,但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支撑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盘关镇韭菜坪村就是盘关镇的一类贫困村,要摘掉贫困村这个帽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就一定要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必须立足“增收可持续”,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兴起来,让广大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抓手,是增收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切实增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举措,精准执行规划,选准产业项目;抓前期、赶进度、强调度,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入、早见效;坚持规划定项目、项目定人员、产业定收入、收入定增幅、增幅定目标,健全贫困户与产业项目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投入力度,做好资金保障。
一.项目概況
项目基本情况:韭菜坪村位于盘关镇西南部,距离政府所在地5公里,平均海拔1800余米,年平均温度15℃,年降雨量1260毫米;与断江村、花木树村、长山村接壤;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林地3700亩;全村辖3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寨,农业人口270户848人。韭菜坪村属于贫困村,主要致贫原因缺技术不缺劳力,2014年初共有建档立卡户45户126人,贫困发生率16.7%。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
(二)基本原则. 坚持贫困户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脱贫攻坚走。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绿色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实施过程
2016年2月10日,盘关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召开《盘关镇2016年“三变”改革推进会议》
之后的第二天,韭菜坪村的挂村领导,包村工作组立即组织村支两委召开农业产业布置工作会议
召开挂村领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支两委会议
接着组织召开韭菜坪群众大会
宣传此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奖惩。村里老百姓由于缺技术怕风险而犹豫不决,还得要对老百姓提出的这些疑难问题作解答,必要时再开会研究,重新制定新方案。再次组织老百姓召开群众会,耐心讲解分析,还是有那么一部分群众对着干,会后还要到这部分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最后,我们出台的新方案是:“自家地块自己管护,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要求你们必须把刺梨管护好,不要求套种哪种作物(但高干作物玉米出外),套种作物带来的收入是你们的”。这样老百姓的思想有了些转变,也有信心了。接着我们成立了韭菜坪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签订入股合作协议。到2014年底韭菜坪村种植刺梨537.21亩,覆盖184户,贫困户年收入达23.2万元,占总户数20%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年初45户128人下降到30户79人,下降率10.4%。村集体保底收益达232万元,有效扶持了贫困村专业合作社的展。
老百姓正在种刺梨
种植刺梨图片
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就好做了,一方面韭菜坪村充分发挥好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的作用,将干部帮扶的责任细化到产业项目上,要求干部帮扶不能停留在送钱送物、过节慰问上,而是落实到产业发展上。加上农业中心技术员作好技术指导,督促到位,应该是有效果的。
刺梨套种苦荞 刺梨套种洋芋
种植花椒椒 套种大豆
刺梨套种蔬菜 刺梨套种油菜
种植精品水果 刺梨套种中药材
刺梨套种蚕豆
2015年底建档立卡户由2014年的30户79人下降22户47人,贫困发生率为6.1%;2016年建档立卡户由2015年户22户47人下降到19户40人,贫困发生率为5.1%。
直到2017年底,通过对群众生产过程直接督促、指导和政策宣传,使农户在实践中学习,在产业发展中少走弯路,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另一方面,注重在党员干部中培养一批敢尝试、懂技术、能带动、会经营的种养能人起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当地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力量。韭菜坪村共完成中药材种植50亩、油菜100亩、蔬菜167亩、完成林下种植苦荞210亩、洋芋100亩、大豆40亩、花椒100亩、蚕豆60亩、精品水果37亩等。到2017年年底覆盖贫困户45户128人,通过项目带动每年每户增收600元。人均纯收入由原来2014年的2736元上升到2017年年底3535元,全村全部脱贫,彻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