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课堂有效策略探讨--作者:马黔豫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课堂有效策略探讨--作者:马黔豫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二中学   553400
摘要:诵读一直以来是我国的传统教育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沿用诵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在诵读中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明和汉语言文字的文化魅力。本文将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诵读教学方法的策略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更有效的诵读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诵读策略
在汉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教学方法一直是我国古代社会采用的普遍教学模式,是我国汉语教学的实践基础。进入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变,然而诵读教学仍然被作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但是现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及诵读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并不乐观,很多教师不断地被新型教学方法所影响而逐渐忽略了诵读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改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从而使诵读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
一、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的意义分析
1.诵读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们在应用诵读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诵读可以充分的利用口语的表现力江苏美元的意思尽情的表现出来,不仅能够传达出文字的言语表达含义同时还能够通过语气语调等形象并有效的表达出汉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而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意蕴,从而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融入到课文文本所讲的心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品读效果。学生经过不断的针对文本进行诵读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勇气和信心,而且在表达过程中融入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使原本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诵读教学方法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有效途径。
2.诵读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诵读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我们在针对原文本进行诵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诵读者的思维,只有能够充分理解文本针对文本内容和深刻含义进行有效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诵读的效果。在进行文本诵读时通过声音更形象地表达出了文字,同时也使抽象的文字在送读者脑海中变得更加生动变成了极具艺术形象的画面。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诵读教学方法的应用充分的融入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融入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在充分理解文本深刻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将抽象的文字运用有情感的声音表达出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例如在校学生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诗句时,在诵读的过程中其沙漠无垠宽阔的形象,荒漠中一缕孤烟缓缓的上升,还有宽阔的长河,落日的余晖等等形象都形成的一幅画面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这些画面有效的培养的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诵读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我们应通过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诵读效果。而在学生诵读时为学生创设情景从而使学生融入到相应情境中进行诵读可以更有效的体现出学生的诵读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想象和情感发挥。创设情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验感,使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共鸣,更有效的体会到文本所表达的情景内涵,结合情感进行诵读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该篇课文本就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课文中有很多关于春景的描写,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视频将春天的图片展示出来,同时将与朱自清的《春》所描写的内容相关的图片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融入到图片情景中结合视觉感受在诵读该篇课文,可以更有效的凸显出学生的诵读效果,使学生在诵读《春》这篇课文时其情感更加深刻,能够结合图片与朱自清的文字表达更有效的感受到春的特点春的美丽,从而使学生在诵读中更有效的学习该篇课文。
2.应用良好的诵读技巧提高速度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诵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诵读技巧,在良好的诵读技巧下可以更有效的通过诵读体现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也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诵读过程中的停顿重音轻音语调语速把握节奏快慢等相关技巧的教学,只要能够充分地应用这些诵读技巧才能在诵读的过程中将准确的有情感的诵读课文,体会课文文本所表达的意境。通过充分运用诵读技巧进行诵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时诵读教学更好的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校学生诵读《归园田居》这首诗时,首先应指导学生在理解该诗所表达的意境情况下感受该诗的节奏,教会学生如何停顿如何用轻音、顿音诵读、如何语调加速,然后引导学生在理解该诗所表达的情景内涵基础之上融入到诗人所描绘的图景中,探索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节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开拓思维进行针对这些景物进行充分的想象,从而在途径中进一步诗人的情感。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诵读可以使学生的诵读目标明确,同时也能更有效的感悟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高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感悟效果。
参考文献:
    [1]闫恪民. 关于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效用研究[J]. 学周刊,2018(17):58-59.
[2]赵静楠. 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策略[J]. 文学教育(下),2019(03):114-115.
[3]杨青花. 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名师在线,2019(24):15-16.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