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雨课堂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李晓莉 刘艳 张鼎伟 王正辉*

雨课堂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李晓莉 刘艳 张鼎伟 王正辉*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陕西,西安,710004)
摘要: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病种繁多的以形态学为主且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传统授课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临床学习能力。“雨课堂”是一种新型智慧学习平台,本文通过介绍“雨课堂”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应用,对采用新型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展开新的探索。
关键词:皮肤性病学;雨课堂;教学模式
The application of Rain classroom in teaching dermatovenereology
Li Xiaoli, Liu Yan, Zhang Dingwei, Wang Zhenghui *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Xi'an 710004,China
【Abstract】: Dermatovenerology is a clinical discipline that focuses on morphology and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diseases.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clinical learning ability. "Rain classroom" is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learning platfor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Rain classroom" in the teaching of dermatovenereology diseases, and explores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ls for clinical teaching.
【Key words】: dermatovenereology; Rain classroom ;teaching pattern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的临床医学二级专业学科,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且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1]。皮肤性病学的本科教学目的是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 掌握皮肤性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 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目前, 皮肤性病学本科教学多沿用传统的方法, 教学大纲虽几次修订, 但多局限于传统模式, 即大课教学、小课见习教学。这些教学模式虽可系统地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医学人才,是临床教学的目标所在。如何改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 在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政策指引下, 新的教育教学模式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迅速崛起,不断引领着教师去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2]。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合作开发的智慧学习平台,借助智能手机微信平台将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环节都联系起来,让师生时刻保持在线互动,使教学更为方便、深入和系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推近教学改革 [3]。
以下重点介绍雨课堂在皮肤性病学中的应用。
一 雨课堂的安装开启
授课教师的电脑要支持windows XP SP3、Windows7 及以上版本、Office2010 及以上版本的PowerPoint(PPT),老师学生的手机支持安卓4.4及以上版本或IOS 7.0及以上版本,并安装微信。
从官网(http://ykt.io/)下载安装雨课堂成功后,打开PPT在顶端菜单栏中可发现雨课堂插件。开启雨课堂授课,需进行如下操作。
(一)创建皮肤性病课程和授课班级
首先在手机微信中关注雨课堂公众号,然后点开左下角“我的”,进入“课程“─”班级课程” ─“我要开课”,设置“教师”及“院校”─“课程”(皮肤性病学)与“班级”─“完成”;进入“成员管理” ─“邀请学生加入”,产生二维码和邀请码,通过微信或邮件分享。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该班级,也可以通过雨课堂公众号中“我的”─“课程”,右下角“加入班级”。
(二) 登录微信账户
点开PPT 中“雨课堂”插件,展开工具栏。点开左边第一个工具图标“登录”,展开登录方式,选择并点开微信登录,出现进入课堂的二维码,扫描此二维码,出现验证码,将验证码输入PPT上二维码下面的空格中,即显示登录成功。
(三) 开始课程
教师单击点开PPT 中“雨课堂”的工具栏中“开始课程”,跳出“选择课程和班级”。就会产生上课的二维码和班级号。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该课程。学生利用手机就可以开始上课了,如果学生不在教室,也可以通过手机看到PPT内容。学生还可以在听课的中,通过手机标记听不明白的内容。
(四) 结束课程
点击PPT 中“雨课堂”的工具栏中“结束课程”,即可以结束该次授课,并在手机微信中出现“课后小结”,分析该次上课。
二“雨课堂”的教学效果
1 解决“低头族”问题
智能手机和网络既是新工具,也是双刃剑,,正确使用可推动学业。“雨课堂”的应用正是发挥了新媒体积极的作用。上课时,学生允许使用手机,降低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皮肤性病学》一直是学生心目中的“副课”,加上安排授课的时间基本是临近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学生重视度不足。上课时,学生自觉性较差,检查出勤也很困难。“雨课堂”应用后,考勤方便了,学生也感觉很有意思,课堂学习由被动参与发展到主动参与。
2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用雨课堂教学时,学生可通过手机发送弹幕提问而不需要举手提问,因此提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很多同学一边听课,一边浏览“雨课堂”课件随时查阅前一课内容,使知识融会贯通。课前课后学生都可以通过手机APP给老师留言,与老师和同学互动,既可实名提问讨论,也可以匿名提问讨论。《皮肤性病学》章节病种多,部分疾病临床少见,以往学生平时上课兴趣不大,复习时抓不到重点。“雨课堂”的应用,提高学生自觉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授课质量提高
授课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回答学生的课堂提问,现场分析学生答题,在手机APP讨论区课后与学生互动,使教师更清晰地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与教学中不足之处,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授课质量[4]。
4学生出勤率提高
雨课堂采用4种签到方式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包括扫描二维码、课堂暗号、正在上课提示、其他。此外,配合课堂可以发送限时习题及随机点名,考勤数据更加直观、精准。
5学习过程纳入期末考核
课堂限时测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10%,课后复习测试占期末总成绩10%,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遇到不懂时及时举手提问,明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三 “雨课堂”学习平台的不足
1“雨课堂”平台提供的数字资源非常有限,亟待完善;
2 课堂规模不能太大,适合中小班级教学,讨论实施人数30-50 人最佳,人数太多时将导致弹幕激增,形成刷屏态势,无法达到满意的课堂讨论效果;
3 学生在“雨课堂”平台上还不能实现分组讨论,说明“雨课堂”平台功能还需不断完善;
4 部分年长的老师反映新型智慧学习平台操作比较困难,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雨课堂”备课及课件需要按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开准备,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增多,限制 “雨课堂”的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张一春.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多依丽,付晓岩,海军.“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2017(12):153-155.
[4] 臧晶晶,郭丽文. 滴水成雨——走进雨课堂[J].信息与电脑,2016(8):235-236.
(*通讯作者:王正辉)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