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综述--作者:胡松勤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综述--作者:胡松勤
摘要: 核心素养的研究始上世纪90年代,近几十年来,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与评价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很多国家也在思考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制定本国的教育政策和实施教育改革。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对笔者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研究
核心素养是各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我国在2014年启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我国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截止2018年9月,在中国知网上以“核心素养”为主题进行搜索,从2006年到2014年每年的研究文章数量较少甚至只有个位数, 而从2015年开始,研究数量逐年上升,已发表的各类期刊文章多达8000余篇,可见,近几年来,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们对核心素养的关注。在检索结果中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词检索,得到已发表文章1700余篇,而以“思想政治”为主题、并含“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精确检索仅有108篇,数据说明现阶段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存在不均衡,对数学、语文、英语的研究多,对其他学科的研究少,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成果数量较少,质量也待提高。
核心素养一词是舶来品,许多研究者都尝试对其下定义。从阅览的文献看,目前主要从品质和能力两个维度对核心素养下定义。张要武、郑宝晋、于芳等人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林崇德、辛涛等人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虽然各学者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各有不同,但最终都强调核心素养是一种品格和能力的表现,是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
 
这类研究多出自一线教师,研究者主要是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内容、培育措施入手,其中以语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对象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而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张彩艳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探析: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中谈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罗华莲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中指出,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高中政治学科的后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具有政治学科特征的知识、能力、态度、思维品质和精神面貌等[2]。邓明红在《构建和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中从核心观念、地心能力、理性思维等维度分析了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学者们针对不同的学科提出了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其内涵加以解释和丰富,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培育路径,研究视角各有侧重,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
 
首先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经过学习思想政治学科后生成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符合社会需要的关键品质和必备能力。张露在《中学政治核心素养:内涵、特征及培养路径》中,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为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政治课程获得的关于本学科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其次是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陆文婷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将其归纳为社会科学理论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基本道德品行的构建能力四项内容。林世鑫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初探》中将其的构成要素分为政治认同、财经素养、文化自信、社会参与、法治意识和理性精神六个方面的内容。朱明光在《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指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经历由模糊到清晰,逐步整合,趋于一致,与 2017 版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大体一致。
再次,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这一研究多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成果总结。黄丹霞在《美国中学生公民教育对我国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启示》中提到,要整合聚焦课程改革,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整合,保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黄慧玲认为应采用多种方式,在具体的政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课前时政演讲、体验式教学、社团活动、拓展课程资源、推进学科整合等方式。许多研究者也提出了用教学评价来落实核心素养。通过建立学生考试评价、教师教育评价等方式选择与素养要求相应的评价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促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在阅读文献中还发现有部分学者分析了单个素养的培育途径,如王佳宁从课堂辩论、品格教育、角色扮演和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公共参与的对策。总体而言,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厚,主要从单个素养培育和整体素养的培育两个方面做出研究,在教学方法上给教师们提供了较多的实践指导。
 
张要武、郑宝晋、于芳以 2016 年高考( 天津卷) 思想政治试卷为例,分析试题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义,进而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建议。董旺森、陈砚堂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考查探析及备考对策》中以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为例,分析了高考如何考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提出了备考对策。总体而言,对考试评价的研究并不多,还有待加以完善。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较多,但大都偏向于理论研究,有部分实践研究,这些研究为中学政治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践途径。通过梳理国内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对笔者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为笔者撰写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露. 中学政治核心素养:内涵、特性及培养路径[J]. 教育导刊,2017(1):65-68.
[2]       邓明红. 构建和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 地理教学,2015(23):15-18.
[3]       朱明光. 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4-7.
[4]       陆文婷.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5]       林世鑫.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初探[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6
[6]       黄丹霞.美国中学生公民教育对我国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启示[D]广州:广州大学,2016
[7]       张要武,郑宝晋,于芳.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及教学建议——以2016年高考(天津卷)思想政治试卷为例[J]. 考试研究,2017(2)
[8]       林崇德.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 15(2):145-154
[9]       张彩艳.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探析: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 教育导刊,2017(1)
[10]   罗华莲.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7):97-99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