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县羊岭小学校 628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于完成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在课程安排和课堂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找到实际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来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主要出发点是在培养学生对于数字敏感程度的同时,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作为用数字反映客观世界的学科,数学学习的性非常强。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对于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合理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新课改推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在贴近生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模拟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生活情景模拟让学生演练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用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可以模拟实际生活买菜的过程,通过分角色扮演菜商和买菜者,菜商相当于出题角色,买菜者相当于答题角色,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出题、自己答题这样的过程,反复的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逻辑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提高试卷分数的能力,更是良好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优秀的思维能力。
2.合理设计课堂,通过选择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充分的备课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切不可在课堂教育中因为固守传统模式,一味地強调标准化、程序化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合理的问题,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来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分类对照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负数与正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等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闯关环节让学生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判断,并通过二者的比较更好的理解负数与正数的定义。此外,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该尤其注意对于题目难易程度的把握,合理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大教学难度
小学生的各项基础能力都比较薄弱,对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思维能力最为薄弱,也可以换句话说,学生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能力处在怎样的水平。事实上,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无法得到具体化的衡量,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期间,数学教学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简入难,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首先是要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比如将以开头的公式进行精细的学习,1×1=1、1×2=2、1×3=3、1×4=4、1×5=5、1×6=6、1×7=7、1×8=8、1×9=9等,让学生熟练掌握这几个公式的来源后,进行反复诵读书本上的乘法口诀表,等学生可以熟练地都出后,再增加难度,要求学生进行背诵默写。在背诵默写过程中,数学教师也要对内容进行具体地规划,比如第一天的家庭作业时背诵默写1至5开头的五列,第二天背诵默写6至9这几列的内容。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刺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重视课后作业的设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课后家庭作业的设置也是极为重要的。对小学而言,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形式多样化,不要仅仅着重于书面的计算题练习,也可以适当地布置学生一些实践性的题目,转换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不仅是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改善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一些合理有效地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其切实可行的实施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同时作为引导者宏观的把握课堂进程,保证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问题探究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并通过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来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斐.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36:197.
[2]胡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7):26-27.
[3]蔡晓晴.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2014(4).
[4]赵国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6(1). |